傍晚,小區的寶媽們又聚在一起,開啟洪荒之力遛娃模式。
大家說起最近朋友圈裡的一張圖,圖中畫著寶寶0-12個月的運動發育評估,說是國際標準。
簡單來說,這個跟我們中國民間俗語說的有點類似: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
1個月微微抬頭並能轉動
GreatDaily
2個月可以抬頭45度
GreatDaily
3個月頭和肩膀能夠完全抬起
GreatDaily
5個月可翻身,手可以摸到腳
GreatDaily
6個月可匍匐爬行
GreatDaily
7個月可坐起來了
GreatDaily
8個月可自由爬行
GreatDaily
9個月藉助外力可站了
GreatDaily
11個月可慢慢開始走路了
GreatDaily
12個月可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模仿大人的動作,走路越來越厲害
GreatDaily
這個國際標準到底準不準?媽媽們都對照了一下。
天媽:「不準的,我家天天不到三個月就開始翻身了,六個月就開始爬。」
小美媽說:「我覺得挺準的,我家小美就是跟圖中畫得一模一樣。」
……
GreatDaily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再仔細對比了一下那張圖,我家畫仔跟國際標準離得還挺遠,畫仔十六個月才開始走路,現在還搖搖晃晃,跑動不起來。
而這張圖中說一般寶寶應該十二個月開始走路,如果我沒有記錯,人家小美是十個月就開始走路了,十二個月跑得很溜瓜了。
5555……我們典型拖了國標後腿啊!
GreatDaily
旁邊的涵涵媽苦著臉說:「那算什麼,我家涵涵現在十八個月了剛開始走呢。」
GreatDaily
十八個月才會走路?這樣會不會有問題?
我請教了一下美國留學回來的Dr Lee,他多年來專注研究兒科和兒童心理學,對此國際標準,他說:這個標準做為一個大致的參考也是可以的,但也僅僅是做一個參考,寶寶的運動能力發育情況,並不能精確到按每個月來計算,一般按三個月的跨度會更有參照性一些。
0-12個月每個階段寶寶運動發育情況&父母怎麼做
那麼,每個階段,寶寶的發育及運動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在這期間,父母應該做些什麼?
我們來聽聽Dr Lee的意見:
0-3個月
各方面會有較大發展,學抬頭,四肢伸展,伸手踢腳,還能抓握搖動小玩具,並能將手放到嘴裡,手臂能撐起上半身,頭腦轉向靈活。
此時父母應該做的是,給寶寶創造較好的條件,儘量多趴著。同時,不要給寶寶穿過多衣物,導致動作遲鈍。
4-6個月
GreatDaily
寶寶變化較為明顯,抓握能力更強;
能將東西送往嘴裡;
可以自由翻身、自主坐起;
嘗試匍匐前進;
開始觀察外界,並作出相應反應。
此時父母應該為他提供寬大的墊子、嬰兒健身架和足夠的時間讓他自主鍛鍊自己,同時為他提供各種各樣有趣安全的東西,供他抓握並放進嘴裡啃咬。
寬大的墊子
嬰兒健身架
家長一定要多鼓勵,並與他互動,吸引他鍛鍊。體重超標和穿著厚重衣服的孩子,是爬不動的哦!
7-9個月
這是個裡程碑的階段,寶寶的本領會讓你驚奇!
這時寶寶可以隨意翻滾、坐起、爬行,並能扶著沙發等東西站立起來,小指頭能拿捏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了。
此時需要注意的是寶寶會隨時給你意外驚喜:比如趁你一不注意,就爬到了茶几、柜子上,並會自己拿板凳墊腳向上爬或拿取東西了。
所以需要時刻盯著他,並將危險物品收納起來。
少部分寶寶已經可以開始獨立走路了。
此時家長需要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供寶寶鍛鍊和探索。
如果房子空間較小的家庭,安全衛生的戶外爬行也是不錯的選擇。
10-12個月
10-12月,瘋狂的小惡魔。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然長成大孩子模樣,發育基本完成,運動本領更是不得了,也是讓大人頭痛的開始,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部分寶寶已經可以走路甚至跑動起來,部分寶寶還只是爬行階段,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
喜歡爬到警戒線外,喜歡爬高,還會自己墊凳子爬窗戶哦!
喜歡扶著東西到家裡每一個柜子前搞破壞,喜歡摸一切能摸不能摸的東西。
所以,家長此時最應該做的就是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環境,給他提供站與走的機會,給予鼓勵與互動,陪他一起完成這個階段的發育任務。
你的參與與互動,是孩子最大的獎品哦!
0-3歲嬰幼兒大運動發育國際標準
上面提到過的國際標準,全稱叫做《關於嬰幼兒大運動發育國際標準》,除了上面提到的0-12個月的嬰幼兒發育標準,它實際上涵蓋了0-3歲嬰幼兒的發育參考標準。(見下表)
所謂的嬰幼兒大運動是指:神經對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動,如俯趴、翻身、跑跳等。
俯趴
翻身
15個月的寶寶,一般來說可以行走自如並彎腰撿東西,當然如果此時還不能走路,也還是正常情況。但父母也要分析一下具體的原因了。
18個月的寶寶可以跑動起來,此時需要加強平衡練習。
21個月的寶寶能掂腳拿東西,能上樓梯,但不會左右交替。
30個月的寶寶能雙腳離地跳躍。
36個月的寶寶可雙腳交替獨立上下樓梯,並能騎自行車了。
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抬頭、翻身、爬、走、跑這些階段的。有些孩子會直接跳過翻身和爬,直接就走了。
在孩子發育這件事上,不宜心急求快,更沒有攀比的必要,不要因為別人家孩子走路早,就過早的讓孩子落地走路,這樣對嬰幼兒的骨骼肌肉發育並不是好事,爬行期太短也可能會導致寶寶感覺系統失調,以後平衡和綜合感知能力會弱。
聽了這些,大家恍然大悟,只有涵媽依舊有些擔憂:我家涵涵現在十八個月了,還不怎麼走路,各種運動指標都比別的孩子明顯慢很多,這種怎麼破?
Dr Lee說:十八個月不會走路,依然是在正常值之內,若真的是寶寶超過兩周歲還不會走路,那就建議去專業的兒科醫院看看了。
如果僅僅是各項運動指標都比別的寶寶慢很多,意味著有一定程度的運動技能滯後。用「懶」去評價他們是不公平的,很可能父母沒有幫助寶寶做足夠的鍛鍊,又或者他「肥胖」需要更大的力氣。
有的時候,衣服和鞋不合身,也是影響寶寶運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寶寶們努力成長的時候,我們家長所能做的,就是提供安全、寬闊、衛生的環境,藉助一些玩具及器材,陪伴、參與、幫助、引導寶寶。
你家寶貝現在大動作發育到哪個階段啦?你在寶寶生長發育路上有哪些小煩惱或小喜悅呀,歡迎和我們一起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