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葵圖片_龍葵的功效與作用

@ 2017-09-03

龍葵圖片_龍葵的功效與作用

 

龍葵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藥性論》。

別名:苦葵、苦菜。

來源:為茄科值物龍葵的全草。龍葵子亦供藥用。野生與栽培均有。

性狀鑑別:莖圓柱形。有分枝,中空,表面皺縮呈溝槽狀,葉綠色或棕綠色,呈卵形,全緣或不規則的波狀粗齒;花冠棕黃色,皺縮或脫落;杯狀花萼宿存,棕褐色,果實球形,表面皺縮成折紋,棕黃色或棕褐色;種子扁卵形,多數,臭無,果實味苦微酸。

主要成分:全草含生物鹼甙,澳洲茄鹼等,多種生物鹼。生物鹼的含量以果實最多。全草尚含皂甙。此外,尚含維生素A維生素C 。

藥理作用:1、抗炎作用。龍葵的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成分澳洲茄胺有考的松樣作用,降低血管通透性及透明質酸酶的活性;對動物的過敏性、燒傷性、組織胺性休克有某些保護作用。

2、對血糖的作用。其澳洲茄鹼對大鼠腹腔注射,有升高血糖,但對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則血糖不升高。龍葵鹼也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此外,龍葵鹼作用類似皂甙,能溶解血細胞。過量則引起頭痛,嘔吐、腹瀉、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後慢,甚至昏迷。

炮製:切段,生用。

性味:苦、寒。

歸經:肝、胃二經。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主治:感冒發燒,牙痛,慢性支氣管炎,急性腎炎,乳腺炎等。

臨床應用:龍葵,可服可敷,以清熱通利為用,故對治腎炎及疔瘡腫毒有效,為外科退熱消腫之良品。近年來,本品用來治慢性支氣管炎尤佳。

用量:15~30g,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處方舉例:1、治急性腎炎,浮腫,小便少:鮮龍葵15g、鮮芫花15g、木通6g。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2、治天皰濕疣:龍葵苗葉搗敷《本草綱目》。

附:龍葵子

龍葵子為少常用中藥。載自《藥性論》。

來源:同龍葵。藥用其種子。

主要成分:種子含脂肪油。所含脂肪酸為棕櫚酸、硬脂酸。

性味:甘、溫。

主治:急性扁桃體炎、疔瘡。

用量:4.5~9g,外用:煎水含漱或搗敷。

處方舉例:治機型扁桃體炎:龍葵子9g、煎水含漱,吐出。《河北中藥手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