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來有給故去的親人燒紙的傳統,每當清明節、忌日或者七月十五中元節,總是有很多人燒一堆紙表達自己的哀思之情。每每做夢,夢到故去親人說過得不好,想要錢花的時候,活人也會通過燒紙的方式給他們送錢。貌似燒過之後就不再夢到了,很多人因此而相信,通過燒紙可以接通另外一個世界。給亡人燒紙,他們真的能夠收到嗎?
自古以來就有「人死為鬼,鬼死為聻」的說法,中國傳統認為,人死了以後就變鬼了,其實這個鬼亦稱「歸」,其實有歸宿的含義。
人死之後,他的信息並沒有完全消失,生前言論、所作所為等的影響,以及人們對他的喜惡等情感還在。生人可以感應這些信息,因此「鬼」因感應而生。
平時做夢,夢到的一定是跟自己有關聯的人,陌生人從來不會出現在自己夢中,哪怕是偶爾出現不認識的人,那麼這個人也一定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關於他的映射。KUU266
「夢」是人在另外空間的生活表現
人的生活包含兩大部分:現實的生活與夢裡的生活。如果我們把夢裡的活動當做是另外的空間,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每次和女友「辦事」堅持的時間都很短,疲軟蕪力,無法施展娚人雄風,找第四段文字末尾的那個濰欣-發生在有形的人世間,神經與身體是主要參與者,大腦發出思維,只配身體,產生各種行為活動。當然,此時思維也會受到另外空間的經歷的影響。
在夢裡生活中,假如發生在無形的另外空間。此時,身體處於休息狀態,但並非完全停止,各種另生命活動信息會反映到大腦皮層,這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夢。
「託夢」傳說是另外空間的訊息傳遞
在關於「託夢」的傳說中,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睡夢中,另外空間的其他生命體(神靈或亡靈)對人的元神所發出的訊息。也就是說,託夢就是在人的睡夢中,發生在另外空間,另外空間的生命體將重要訊息傳遞給人的元神,至於這種信息是否存在,暫時無法考證。
中國傳統的鬼神論,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逐漸融入了一些佛教輪迴報應的思想,雖然佛教中鬼神的概念與中國傳統概念不同,但是從道世、道宣等佛教領袖寫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佛教中講述的鬼故事,也受到了中國固有傳統的影響。兩者相互影響和融合,不能完全劃界而分。
最早給亡人燒紙的歷史資料是隋末唐初官吏唐臨寫的《冥報記》
說的是鬼所用的東西都與人不同,唯有黃金和絹帛是通用的,但是真的反而不如假的。用黃色錫紙代表金,紙代表絹帛,這種最好。燒錫箔這事,雖然不是佛教中出來的,但是來源久遠,古人雖然不知道來源,但是這個合於天理人情,至少給活著的人留一份念想,無所謂迷不迷信,所以不妨保留,沒必要完全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