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姓男子(坐者左2起)、湯志勤及林姓女子帶領其他受害者,向媒體揭發「多功能機器」騙局。坐者左起為林立迎及游佳豪。
(吉隆坡1日訊)多功能販賣機投資集團繼續招搖撞騙,超過百人上當,估計捲走約500萬令吉!
繼兩個月前揭發騙局,疑是同個組織的老千集團,易名繼續行騙,借開齋節之名,提供只需以4萬8800令吉優惠,
就可簽購原價6萬8800令吉的多功能販賣機。
據老千集團介紹,這架多功能販賣機可用以繳付電費、為一觸即通卡充值、租借無線網路及列印照片,投資者可從這些服務中賺取利潤。
49歲電腦技術人員湯志勤、40歲電腦報務員廖姓男子及32歲林姓女子 ,經不住利誘,當場刷信用卡付款,之後才發現是騙局。
他們今日透過民主行動黨泗岩沫區國會議林立迎安排,召開記者會敘述經過,行動黨泗岩沫支部主席游佳豪也有出席。
這3名受害者素不相識,不過都由同個女銷售員所遊說簽購,後者發現公司有問題,便離職不幹,甚至把廖姓與林姓受害者的聯繫號碼,
交給湯志勤。不管怎樣,3名事主已報案,交由警方調查。
7月23日,行動黨古來區國會議員張念群率領一群受害者,揭發當時以「無線網絡服務」為名的老千集團伎倆。
不料,相信為同個老千集團,繼續以其他名義行騙。
來自吉隆坡的湯志勤敘述,他於今年接到一通陌生人的來電,邀請出席投資計劃分享會,而且只要出席,可獲三天兩夜的酒店住宿禮券。
7月2日,他到去首都一家酒店參與這項分享會,由女推銷員一對一地講解投資計劃。
「她一邊解說,一邊提供我們置放該機器的多個地點,包括商場及購物中心;她還說,該公司在巴生谷一家購物中心安置該台機器試跑2個月,
反應不俗。」
他想到該購物中心的人潮多,而且只有一台他所投資的機器,以致覺得這是高回酬的投資,加上商店的電費非常高,
只要業主拿這些電費單和信用卡到其投資的機器繳付電費,便可抽取誘人利潤,於是迫不及待刷卡簽購。
他透露,投資者每個月只需支付300令吉網路費、400令吉管理費及購物商場租金,而投資公司會有技術人員負責維修。
湯志勤簽購後,不斷向有關公司領取該機器在該購物中心試跑時的業務報告、商場租金等資料,對方卻一直拖延,以致他起疑有關投資。
他親自去該購物中心視察,赫然發現並沒有有關機器試跑,揭破騙局要求退款之餘,也透過新聞發現張念群在古來曾當地受害者伸冤,
並將課題帶到國會要求部長回應,發現自身受騙手法與古來受害者一樣。
他把這兩家公司的資料,透過信貸情報服務私人有限公司(CTOS)及馬來西亞公司委員會(S[S.M])查悉,發現兩家公司有共同的董事,
而且公司地址同屬一棟商業大樓,一個在31樓,另一個在32樓,讓他更加置疑同屬一家公司。
他試圖向張念群求助,不過對方負責協助柔州受害者,於是他找上林立迎。
只可拿回85%退款
投資者在簽購10天內若想退出投資,只可拿回85%退款,超過10天就分文不得。
湯志勤坦承,他在簽購時,沒有詳細閱讀合約內容,便直接在合約最後一頁簽名,同時得到一份收據。
他說,女銷售人員表明會在完成蓋章程序後,把合約寄予,而且簽購者有10天「冷卻期」,這期間若要退出投資,將獲退款。
他指出,過後他發現,收據下方注日月,10天內退出投資,只可索回85%款項,逾期者分文不得。
邀請出席投資分享會
廖姓男子是接獲陌生人手機號碼用手機應用程式Whatsapp傳來的訊息,邀請出席投資分享會,不疑有詐,豈料掉了騙局。
他說,他是於7月1日赴會,在發現投資計劃是騙局後,也發現該公司所提供的合約,沒有列出銷售員的解說詳情與承諾。
他去報案,警方表明這是商業糾紛案。
林姓女子敘述,剛開始她不理會有關銷售員的電話,對方卻一天撥打4至5通電話,她在煩不勝煩之下出席分享會,甚至最後簽購投資計劃。
無獨有偶,這3人都以為自身是唯一在有關購物中心多功能販賣機擁有人。
成立小組徹查
政府正視騙局,成立小組徹查。
游佳豪透露,上季國會下議院會議期間,張念群把騙案帶上國會要求內政部長回應,而內政部副部長拿督諾嘉茲蘭答應會成立小組進行調查。
他透露,目前的受害者遍布雪隆、馬六甲及古來,相信超過100人。
他說,本月14日,行動黨將帶雪隆及馬六甲的受害者,聯同張念群與古來的受害者,一同到武吉阿曼商業罪案調查組與警方進行對話會。
林立迎指出,得悉一些受害者報警後,該公司為了逃避責任,硬把機器送到投資者家中,而這根本是無用武之地。
「這些人賣機器,就要送上機器,如果沒有就是欺詐。所以,現在公司都要設法把機器送給簽購者,至於簽購者有沒有使用,那是簽購者自家的事。」
他相信,有關投資所簽署的是購買機器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