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不少創業者都遭受到了不同層面上的挫折,也有許多打工仔面臨失業。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人走在了前面,進入了新加坡打工收入TOP10的名單,而他們中一部分人增加了收入,有一些人也經受了「大環境」的壓迫。總體來說,這10大「打工皇帝」的平均年收入從2015年的768萬下降至2016年的677萬,同比下降了12%。
根據海峽時報本月12日發布的指數成分股公司2016年年報統計收入 TOP10的上市公司CEO收入介於401萬至844萬之間。
TOP 1:高博德
高博德,新加坡星展集團(DBS)CEO,雖相比去年年薪下降了23%,但仍以844萬元收入蟬聯榜單冠軍,2016年為DBS創下42.4%的凈利潤。
TOP 2:郭令明
郭令明,城市發展(CDL)執行主席,相比2015年,他減薪13%,以843萬元收入排名第二。
TOP 3:黃一宗
黃一宗,大華銀行(UOB)執行總裁,2016年總收入842萬,相比2015年收入減少9%。
TOP 4:錢乃驥
錢乃驥,華僑銀行(OCBC)行政總裁,由於他的年終分紅和自持股計劃(shareplan)的薪資減少23%,導致整體收入下跌20%。因此,本次錢乃驥從過去的TOP2跌出前三甲,以838萬屈居榜單第四。
TOP 5:林國泰
林國泰,雲頂新加坡掌舵人,他的排名從2015年的第四名下跌至如今的第五名。儘管去年雲頂新加坡創凈利3億8000萬元,同比2015年增長了近一倍,他仍減薪19%,以約750至775萬元排名第五。
TOP 6:郭孔豐
郭孔豐,豐益國際負責人。2016年豐益國際創凈利13.6萬元,同比2015年下降5%,郭孔豐的年收入也隨之下降了9%,現以615萬元的年收入位居榜單第六。
TOP 7:盧振華
石油、貿易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經濟低氣壓的環境下,吉寶企業(KeppelCorp)凈利同比2015年,劇跌49%,總裁盧振華的薪資也隨之下降12%,以595萬元排名第六。
TOP 8:鄧健輝
儘管經濟低迷,榜單上的大大們的收入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勝科工業(SembcropIndustries)的業務狀況和吉寶企業一樣,不容樂觀,公司凈利下降28%,但公司總裁鄧健輝的薪酬卻上調至524萬元,相比2015年上漲了18%。
TOP 9:林明彥
凱德集團(Capitaland)去年的凈利下滑12%,年凈利僅12萬元,但總裁林明彥的薪酬卻增加10%至503萬元。
TOP 10:亞歷山大·紐必金
亞歷山大·紐必金,怡和合發掌舵人。雖然2016年怡和合發僅創凈利9.8萬元,但總裁的薪資卻整體上漲了16%,亞歷山大·紐必金以401萬的年總收入進入榜單,排名第十。
最後備註澄清,以上盤點不含公務員哦~
看完這些大大們的收入後,小編忍不住照(an)了(wei)照(zi)鏡(ji)子(mei),再看了看像小山一樣的工作,不由發問:同樣是工作,憑什麼他們收入百萬?而我工作一年,還買不起半間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