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半夜突然被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關節或者肘關節等脹痛弄醒,體溫也隨之升高。初期症狀會自行緩解,然後不加以調理,這些發病的關節會變得腫脹、僵硬甚至畸形,這就典型的痛風症狀。
痛風多見於中年男性,尤其是肥胖、尿酸高或者有腎病的人群。痛風與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類似,但是痛風區別點是尿酸異常高。痛風及時調理,皮下痛風石可縮小或消失,關節症狀和功能可改善。
痛風早期無明顯症狀,只有通過檢測尿酸含量來判斷,且痛風發病期長,很多人對於關節的疼痛重視不夠,亂塗些藥酒或者止痛藥就了事,這就助長了疾病的惡化。其實痛風很好控制,古醫書《千金要方》上就記載過一個藥方——菊苣梔子茶
組方:菊苣、梔子、葛根、桑葉、百合,各取5g,煎水飲用即可。一天3次,建議在兩餐之間飲用,趁溫熱服用,每次約250ml左右。
功效:菊苣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現代研究發現其含有生物鹼類、三萜類、倍半萜類和香豆素等,可促進尿酸排泄,降低體內尿酸含量;梔子護肝、利膽、降壓、鎮靜、止血、消腫;桑葉、百合和葛根,有消炎,緩解關節疼痛的作用。
為了方便用戶的飲用,市面還有袋泡茶,一次沖泡一包即可,只要配方相同,功效就是一樣的。此方多為藥食同源的食材,飲用上並無大禁忌,適合尿酸高以及痛風、關節疼痛人群飲用。
痛風主要原因就是尿酸高,而尿酸高除了病理性原因之外,還與飲食有著極大關係。尿酸高或者痛風患者要少吃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包括心、肝、腸、肚)、黃豆、香菇、濃肉汁、海魚、貝類、酵母等,這些物質都屬於高嘌呤類食物。
建議多吃小麥、燕麥、植物油、咖啡、核桃、大部分蔬菜水果等食物,這些物質含有的嘌呤量較低,更利於控制尿酸,預防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