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用這種方式叫孩子起床,當心孩子脾氣暴躁影響一生!你還在繼續嗎?

@ 2017-08-29

叫孩子起床是媽媽們每天早上都要經歷的事,然而,你知道嗎?每天用這種方式叫孩子起床,當心孩子脾氣暴躁影響一生!你還在繼續嗎?

叫孩子起床是媽媽們每天早上都要經歷的事,有些寶寶很容易被叫醒,只要鬧鐘一響就自己起來穿衣、洗漱;但也有些寶寶需要媽媽反復呼喚才能起來。

 

這時候媽媽們就需要警惕了:一些錯誤的叫醒方式很可能會傷害到他們!

警惕「殺傷性叫醒」。

凡是激烈的砍斷睡眠過程,使用過大的聲音,或者不間斷的噪音,以碰觸對方身體、剝奪睡眠安全感等,都是「殺傷性叫醒」方式。

這種粗暴的方式會給寶寶帶來極糟的影響,引起一系列神經或心理問題,比如破壞情緒、衝動易怒、心境低落、反應遲緩、注意力渙散、攻擊人、冷漠麻木或哭鬧。

 

(1)用大聲職責的方式叫醒孩子。留戀被窩、夢境是人的共性,大聲指責性的叫醒行為、語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奪走,加上大噪音的驚醒,會摧毀寶寶幸福的早晨。

(2)掀被子。很多媽媽喜歡用掀被子的方式叫醒寶寶,但是掀被子帶來的溫度變化,會突然襲擊神經系統,就算寶寶因為寒冷「嗖」地坐起來,四肢也是僵硬的。

不建議去移動孩子睡眠中曾經拿著的、抱著的、蓋著的任何東西,那是他感覺安全的環境!

(3)使勁拍打孩子。粗暴的「拍打」是極具殺傷力的,人類在潛意識的控制下,對於突然出現的身體「襲擊」,除了會嚇一跳外,還會反擊。

 

(4)反復嘮叨不斷叫喚。有人說嘮叨是母親的天性,但是如果你在叫孩子起床中也運用了這個天性,就很有可能會傷害到他。

睡夢中的人,第一次接收到「起床」信號時,腦部就已經開始由睡眠向清醒切換了,不需要反復提醒,他切換完成自然會起來。

孩子在切換的過程中,如果不斷被你的叫醒打斷,就需要重新切換,一次次這樣反而會越叫越起不來。

(5)噪音。走路聲、洗臉刷牙聲、臉盆摩擦聲、談話聲……這種方式雖然不會驚醒夢中人,但會讓孩子感覺極度反感。

 

因為在切換的過程中,腦部工作不斷被噪音打斷,不能在安全安靜的環境中完成,就會導致煩躁的醒來,以及「起床氣」。

正確的叫醒方式

(1)視覺叫醒: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是被光線叫醒的,光線會喚醒視覺系統,由它傳遞信號給潛意識,並叫醒腦部、啟動四肢,這是最自然的一種醒來方式。

緩緩地、安靜地拉開窗簾,光線會替你叫醒孩子。

(2)嗅覺叫醒:把香氣怡人的鮮花、香噴噴的早飯悄悄放在床頭櫃上,香味會通過孩子的嗅覺系統,給大腦溫柔的傳遞「該起來吃飯」的信號。

 

(3)聽覺叫醒:小聲、輕柔地呼喚孩子起床,會讓睡眠中的孩子感覺到安全和體貼。當孩子微睜雙眼點頭時,給他一個微笑,然後靜靜走開,讓孩子在無幹擾的環境中醒來。

也可以選一些舒緩的樂曲,音量小一些,通過聽覺系統傳達信號給腦部,叫孩子醒來。如果有一些特殊環境音,比如清脆的幾聲鳥叫,小溪潺潺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4)觸覺叫醒:對於那些睡得較深,不容易叫醒的孩子,可以從孩子的手開始,到小臂、上臂、臉頰……溫柔輕緩地撫摸孩子,如果被子蓋得厚,就隔著被子觸碰手部或小臂。

 

當孩子緩緩蠕動並睜眼時,微笑注視他,告訴他要起床了。注意你的手一定要是溫暖的哦!

此外媽媽們還需注意,如果找到一種孩子很滿意的叫醒方式,請堅持一直使用。讓孩子形成叫醒習慣,不僅每次都能成功的叫醒他,而且還能培養孩子對你的愛與依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