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9歲雙胞胎女兒已長大,陳秀麗簽飛藝娛樂規劃自己的事業,未來想多在新馬亮相。
長居香港的馬來西亞籍演員陳秀麗九年後再回新拍本地劇《心。情》,9歲雙胞胎女兒也趁學校假期隨爸爸來新探班,陳秀麗要她們了解媽媽工作賺錢不易,特地安排她們到片場探班,她們隨身帶齊書本、畫具,如果看完媽媽拍戲發悶,自己會閱讀、繪畫,自我消遣,性格乖巧又獨立,看得出陳秀麗從小教養得好。
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陳秀麗笑說:「她們回家會模仿片場所見,一個演我,一個扮化妝師。」女兒將來會否繼承衣缽演戲,現在言之過早,先學習才藝再說。
不過陳秀麗強調自己不是虎媽,不希望女兒的童年被補習班和才藝班剝奪掉,雖然她安排她們上小提琴、芭蕾、游泳課,但並無強制她們整天練習,「譬如,我只要求她們每天練習彈鋼琴五分鐘。」
女兒名字「劉芷絢」
陳秀麗婚後為了全心照顧家庭,曾隱退五年,「今天突然覺得孩子們長大了,就回來拍戲。我覺得能在女兒面前做個能幹的人,也是典範,至少不是一個身材肥胖、整天追韓劇的安娣。孩子了解你賺錢辛苦,才會珍惜金錢。我不把她們當公主養,也不想養出公主病,要她們看到世間的殘酷和辛苦。」
她一手帶大兩女兒,過程順利、舒服,她稱女兒這一世是來報恩的,所以沒給她添太多麻煩,還說想把養育心得出版成書。
「我和先生都是接受純中文教育長大,希望女兒也能全心學好中文,就給她們報讀中文官立(政府)小學,打好中文基礎,等中學才轉英校。」
陳秀麗(左)與劉子絢合演《心。情》。(陳秀麗提供)
姐妹名叫劉芷晴、劉芷絢,後者竟然跟合演《心。情》、也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藝人劉子絢(原名劉芷絢)撞名,陳秀麗笑說:「她們已經見過了,我給孩子取名時,不知道本地也有『劉芷絢』,五年前才聽說,覺得好巧,呵呵!」
陳秀麗這次發現新傳媒多了許多新人,但要好的周初明、潘玲玲、鄭各評、洪慧芳、潘淑欽都聯繫上,也敘了舊,感覺大家都保養得很好。
在片場,以前合作慣的老導演退下了,換上新一代導演,她說:「感覺大換血,何嘗不是好事?」
婆家疼愛 丈夫思想開放
陳秀麗當年從選秀比賽《才華橫溢出新秀》以女冠軍及最上鏡新秀得主出道。她曾入圍三次紅星大獎最佳女配角,最受歡迎女藝人獎則只是入圍20大,她承認:「我是沒有什麼得獎運,當時會覺得對自己不公平,但其實得不得獎也是看命,我那時演的不是女一就是反派女一,也算是不錯了。」
她在2005年認識出生於台灣、在中國深圳經商的丈夫,同年離開新傳媒,一年後就嫁了,先後住在台北、深圳。接下來五年,她投入於家庭生活,懶得復出,後來還是母親鼓勵,她才重新回到演藝圈。
嫁做台灣媳婦對她來說,沒有太大差別,「只是會懷念本地食物而已。婆家的人很疼愛我,婆婆還會跟朋友介紹我的戲。」
他的丈夫性格害羞,記者專訪這天,他到植物園跑步,避開訪問,陳秀麗說他在美國念書,思想開放,沒有反對她演戲,何況自己多演古裝戲,如果有床戲,鏡頭往往是帘子垂下來就了事,演都不必演。
說到古裝和年代戲,造型古典的陳秀麗可吃得開了。事實上,她和林湘萍那些年可說是有最多中國作品的本地女星了。
從2012年《倚天屠龍記》(目前在8頻道深夜重播)的小昭開始,陳秀麗演了約17部劇,其中絕大多數是古裝和年代戲。
「那時候主政的高層章能容,很支持我們去外面拍戲,如果檔期和本地劇撞到,他會設法調整讓我們有得去,所以我很感激他。」
離開新傳媒去到外面,她憑著自己的人脈跟台灣製作方賴水清、吳敦等合作,一直有戲拍。「外面片酬高一些,我可以請助理,交通有大房車接載,沒有什麼不習慣的。(都說中國娛樂圈複雜)復不複雜是看你自己。」
陳秀麗今年邁入40歲,容顏仿佛凍齡,她笑說:「保持開心,飲食均衡,常做運動,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心。情》大前天殺青了,我現在是一個待業的中年……美女了,哈哈,保持開心的秘方,是凡事不要只看當下,要不時回頭看,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做了不少事。」
出道20周年 陳秀麗明天辦影迷見面會
今年也是陳秀麗出道20周年,她趁機在明天辦了個影迷見面會,安排周詳,大事鋪張,「20年代表成人禮,走向成熟。而且影迷一直也是我事業的動力嘛!我到時會唱歌、彈鋼琴,分享這些年來的生活點滴。我還有40名海內外藝人的祝賀錄影。真的比辦婚禮還累呢,呵呵!」
她也請女兒出來表演,但兩人害羞不肯,看來「特別來賓」請不動呢!
陳秀麗不想當星媽
陳秀麗與女兒三人首次登上《優1周》封面。
這麼多年來,陳秀麗一直很保護老公和女兒的隱私。這次回新拍戲,與女兒三人首次登上《優1周》封面。女兒將來會否繼承衣缽演戲,陳秀麗說沒想過當「星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