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小小的還不會表達,哪裡出了問題往往通過他的生理表現出來,家長們可要細心了,發現寶寶有這5個症狀一定要重視!
腸胃、口腔、眼屎、便便狀況百出,難道是熱的?
立秋過了,「秋老虎」也快要來了。小寶寶們怕熱,問題一大堆:
天熱,寶寶連飯都不愛吃了,水也不喝,小便黃黃的,還便秘了,怎麼辦?
眼屎挺多的,是不是上火了?
聞著寶寶有點口臭……
總之,夏秋季節的不少煩惱,都要怪到天氣的頭上去!乾著急也沒用,知道怎麼辦最好了。
天氣燥熱,寶寶攝入的奶量、水量都減少了,狀況百出。
便秘
寶寶從小到大,這個問題可以說一直困擾著寶爸媽。 判斷:不能因一次或兩次大便乾燥,就診斷便秘;維持數天的大便幹結,排便費力,才可定為便秘。
如何解決:寶爸媽可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手掌按下1~2釐米,快速按摩150~200下,可起到促進腸蠕動的效果;也可口服益生菌,改善症狀。
小便黃
這裡涉及寶寶喝水的問題。 原則上:6個月以內寶寶不需特殊喝水;6個月~1歲可以適當喝水;1歲後要注意喝水。
小便黃一定代表生病、缺水嗎? 不一定!還要看寶寶自己。
假如給寶寶喂水時,Ta很抗拒,說明寶寶並不需要額外的水分。這時,別強迫寶寶喝水,以免引起厭惡和反感!
發現寶寶突然不愛吃東西了,或者拒食、流口水變多、哭鬧不安,甚至發燒時,一定要注意 查看口腔內、嗓子裡是否長了皰疹。
如果有,再檢查一下寶寶手心、足底、屁股上是否有皮疹,如果有,懷疑手足口病, 及時就醫為好。
除了正規醫院就診,正確護理也十分重要
儘量讓寶寶吃 流質的飲食,如稀飯、面片、小餛飩等; 食物最好涼一點,減少對口腔內皰疹的刺激,避免寶寶因為疼而減少進食。
這也是常見情況。
偶爾增多的話:幫寶寶清潔好眼睛即可,適當飲水,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持續時間較長:建議用一點消炎的滴眼液,如托百士;小寶寶眼屎較多,有時也和鼻淚管通暢不良、倒睫等因素有關,應及時就診。
情況嚴重時:去醫院請眼科醫生檢查一下比較好。
其實,不管哪個季節,很多小寶寶都容易出現口臭症狀,多考慮 牙齒疾病和胃腸功能不好這兩方面。
牙齒疾病
口腔內的細菌,敗解殘餘在口腔、牙齒上的糖分(尤其是蔗糖),形成酸附著在牙齒上,侵蝕牙齒造成 齲齒。齲齒會散發出異味。
所以,吃完東西後及時漱口,睡前避免喝奶對保護寶寶牙齒很重要。
胃腸功能不好
濕熱的天氣裡,寶寶本身消化功能會變弱, 應暫時減少肉類等不好消化的食物的攝入,飲食清淡為佳。
此外, 胃食道反流也會引起口臭。不論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粉餵養,1歲以內的寶寶, 出現非病理性胃食道反流的現象很常見,如不影響生長,隨寶寶長大自會消失,如影響生長,要懷疑是不是食物過敏。
天氣悶熱,除了合理搭配食物,還要注意這些
儘量避免吃油膩、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
餐後可喝點兒綠豆湯,甚至清淡的綠豆湯可以作為平時的飲水;
不要吃太甜的食物,以免增加腸道負擔,影響寶寶食慾;
避免短時間攝入大量冷飲,有引發胃腸出血的危險!
室內涼爽,寶寶更舒適
相對穩定的涼爽和濕度,寶寶會感覺更舒服。空調、風扇完全可以在家使用。1歲以內的小嬰兒,可以在爬行墊上進行各種坐、爬、走等鍛煉,以及抓握、試聽等訓練。
戶外活動,選對時間
出門活動,最好選在 早上10點之前,下午4點以後,適當的玩耍不但可以增強寶寶適應環境的能力, 還能吸收足量的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俗稱的缺鈣)的發生。
過於劇烈的跑、跳,對寶寶來說不一定好。散步、游泳、小遊戲的運動量已很足夠。 隨身攜帶水杯,及時補水。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粉絲團【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