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還原真實越南戰爭 美曾制定對越核打擊計劃

@ 2017-08-25

越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久的一場戰爭,它歷經美國三任總統,甘迺迪、詹森和尼克森。也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場大悲劇,他給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心理帶來了深刻的危機。

尼克森入主白宮之時,美國正面臨著越戰進退兩難的困境:進,則短期內不能取勝;退,美國又不能簡單的一走了之,猶如「骨鯁在喉」。

可以說這場戰爭給美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面對這種局面,尼克森政府確立了越戰的總目標為「體面地結束越南戰爭」。一方面,通過「越南化」計劃建立一支能代替美軍作戰的「當地部隊」,美軍逐漸從戰場抽身並撤離。另一方面,企圖通過巴黎秘密談判,實現美國和北越從南越「共同撤軍」,保住南越政權。

為了「越南化」計劃的順利實施,尼克森政府不惜採取擴大戰爭和升級戰爭的策略;為了巴黎和談能夠取得成功,尼克森政府曾制定對河內進行核打擊的計劃,並進行秘密核警報。這些用武力威脅的策略都沒能逼河內就範,尼克森轉而對美國的外交政策進行調整,實現了中美和解和美蘇緩和。

圖為1968年12月,在越南頭頓市附近的1艘巡邏艇上,馬帝凱茲(左)與尼克米爾斯(右)。他們來自第21通訊小組。

1975年4月,在越戰的後期,西貢淪陷前幾天,越南難民家庭紛紛逃離南越,圖中他們試圖將摩托車推到西貢外的1號高速公路上。

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峴港空軍基地西部進行偵察任務,圖為南越當地居民走在中間的道路上。

戰爭的壓力浮現在美國陸軍菲利普·芬克中士的臉上,他是美軍在越南第52遊騎兵營的顧問。1965年6月,該騎兵營從北越重新奪回了東師市的叢林前哨。

威廉士在一座橋上自製淋浴,洗澡。

在黑斯廷斯行動行動中,海軍陸戰隊4團2營,渡水通過該區域,與位於東哈鎮的其他陸戰隊會合。

1966年10月5日,耶利米·柏迪(中)在一次襲擊爆炸中受傷。1966年8月3日至10月27日,美軍在越南發動「草原行動」(Operation Prairie),1329名美國士兵在這場行動中喪生。

在峴港舉行的勞軍慰問中,數千名服役人員聽安·瑪麗特唱歌。

1967年7月4日,一名海軍牧師為一名在康天戰役中垂死的騎兵舉行最後儀式。北越軍隊在死亡的美軍身體里放置了誘餌炸彈,造成海軍陸戰隊21人死亡,40人受傷。

第173空降旅的傘兵悼念在875山戰役中死亡的同伴,他們在達卡托的簡易機場附近的大本營脫下靴子悼念同伴。

1967年10月21日,華盛頓特區的反戰示威者聚集在林肯紀念堂前面。他們背後是華盛頓紀念碑,國會大廈也近在咫尺。

1967年4月初,支持越南戰爭的人士在在紐約市街頭舉行示威活動。

在華盛頓,美國參議院第2次拒絕了尼克森總統的越南政策,投票決定在1972年春天美軍撤出越南。自此,結束了長達12年之久的海外戰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