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凌互動有愛,吳尊不僅細心還耐心,追著孩子喂飯的家長可毀了孩子

@ 2017-08-22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天生就會的技能,但對於剛來到世界不久的孩子來說吃飯卻是個問題,他們需要別人來喂養,在食物不缺並品種豐富的今天,孩子很容易挑食,給孩子喂飯成了很多人的一大難題。那麼相繼有孩子的明星們是如何給孩子喂飯的呢?

小周周會使用勺子後,昆凌不僅讓她自己嘗試吃飯,還與她互動,讓小周周充分感受到吃飯的快樂。

女兒可以自己吃飯的時候,吳尊非常的細心,女兒尚小對於大塊的食物還沒有辦法自己咀嚼的很細,他用剪刀給孩子剪細細的。

雖然這樣不坐在飯桌上吃的樣子並不提倡,但不得不誇讚的是吳尊真的不僅細心還十分有耐心。

給孩子做不一樣的食物,在甜馨已經會交談的時候,李小璐讓甜馨參與到吃飯的快樂中,不僅讓她跟大家一起吃飯,還讓她自己手上也拿著食物,因為這麼小其實還沒能夠自己吃的很好,李小璐再幫忙喂食。

除了安慰孩子,跟孩子穿親子裝,林志穎這個超級奶爸,在kimi會自己吃飯後,他細心的給孩子夾菜。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採用不一樣的方法,對於剛需要輔食的孩子,他的喂養方式是這樣的。

好在石頭的年紀夠大,要不然郭濤這樣一大口飯恐怕孩子很難接受,大表姐覺得郭濤可以稍微放慢點速度。

愛吃飯,王詩齡是萌寶中媽媽都愛的孩子,從來不用為她吃飯發愁,給什麼吃什麼,是因為太能吃了嗎?王岳倫喂飯竟然皺著眉頭。

明星給孩子喂飯方式各不同,小主們是如何給孩子喂飯的呢?

有一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帶孩子的時候經常要喂孩子吃飯,生怕孩子會被餓著。畫風是這樣的:一邊追著孩子,一邊說:

「寶貝,來吃一口吧!」

「乖,張開嘴,你不吃就給爸爸吃了啊!」

「別跑,先吃一口!」

從餐桌到沙發……從陽台到臥室……

一頓飯吃上1個小時也吃不了多少!

這裡有一個科學道理,很多家庭不明白:喂的飯消化不良。我們吃飯,有兩個大的消化步驟,一個是分泌唾液加咀嚼完成的,另一個是在腸胃裡完成的。我發現,凡是吃飯要人喂的孩子,因為沒有食慾,吃飯沒有主動積極性,唾液分泌和咀嚼功能幾乎等於零。也就是說,你倒是喂了很多,但孩子只能靠腸胃去消化(長期營養發育不好的,脾胃也虛弱,腸胃消化功能也弱)。關於吃飯,正常的過程應該是:餓了——想吃——吃什麼都香——大口大口的吃(咀嚼消化)——腸胃消化——吸收。喂飯的孩子,前面幾個過程基本都沒有。所以喂的飯消化不良,必須是自己主動吃的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喂飯的孩子大部分比較瘦小。所以,在孩子比較集中的小區或者遊樂場,就可以判斷哪個孩子是喂飯,哪個孩子是自己吃飯。新聞中報道喂飯帶來的各種問題就是,甚至出現追著喂飯導致孩子摔倒筷子插進嘴巴的嚴重後果。

各位家長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長,不會體弱多病,但人是鐵飯是鋼,不能餓肚子呀,該怎麼辦呢?來來,給您一些tips。

1.立即停止喂飯

孩子在吃了幾口飯後,至少是不餓的,不然就會自己吃飯,所以沒必要追著喂飯

2.固定吃飯的地方

給寶寶一個專屬於他的餐椅,吃飯時把寶貝的餐椅搬到餐桌旁邊,讓他與家人坐在一起用餐。這樣家人在就餐時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都會讓寶貝積極去模仿,寶貝自己也會吃得很香。

3.規律每餐的進餐時間

一日三餐都要有固定的時間,不要隨意安排。這樣,寶貝養成規律的吃飯時間,到點就會有飢餓感,有助於寶貝主動吃飯。若需為寶貝安排加餐,加餐的時間也要定時定點。如果到了吃飯時間,寶貝不願意吃,就讓他離開飯桌,千萬不要追著喂,也不要給其他零食補充,一定要等他下餐餓了再吃。

4.每頓飯吃多少孩子自己決定

寶貝從出生開始,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食量。父母在寶貝進餐時,不要強迫寶貝吃。只要他能和大人一起按時、規律吃飯,吃多少由寶貝自己決定。這餐吃少了,下一餐他自然會多吃一些。

5.關掉電視電腦,手機放一邊

如果您家餐桌旁邊有電視、電腦等等,在吃飯前統統關掉,以免在吃飯時轉移寶貝的注意力,使寶貝不能專心用餐。

6.要做好爺爺奶奶的思想工作

愛孩子有很多種方式,唯獨喂飯不是愛,而是害。愛孩子就停止喂飯吧,有時間精力應該和孩子多呆一起,一起戶外活動,一起學習。

對於孩子的吃飯問題,在父母的眼裡,特別在媽媽眼裡,是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的頭等大事。對於吃什麼?吃多少?如何吃?營養夠不夠?這是每個媽媽每天需要絞盡腦汁想的問題,於是「追喂」成為了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孩子在前面跑,父母拿著碗在後面追。當我們追著孩子喂飯的時候,我們腦子裡只有:寶寶要是吃不飽,會不長個,會愛生病,會……你肯定沒有想過喂飯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追著喂,是老一輩的人常犯的錯誤。他們擔心寶寶餓著,寧可自己辛苦一點也要追著寶寶喂,殊不知,喂飯的後果非常嚴重可怕,對孩子身、心、習慣、性情有極大的不良影響,甚至會毀掉寶寶一輩子。

很多父母都在想,為什麼喂孩子吃飯會毀了孩子一輩子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寶寶在上學之前,如果父母還不放鬆,要小孩子自己吃飯的話,這種狀況不止表現在真實行為上,還將延續到孩子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長此以往,孩子本身的應有功能逐步退化,自主發展和天生學習探究才能也被遏制了。

可能導致孩子缺乏飢餓和飽脹的感覺、營養失衡

父母在喂孩子的時候,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是飽還是餓,只要父母喂,他就吃,這樣子時間長了之後會對腸胃造成一定的負擔。而缺乏飢餓感的孩子會因為沒有進食的足夠動機而完全或部分喪失吃飯的興趣。

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吃飯的樂趣

喂飯時孩子容易走神,會東張西望,離開吃飯位置跑來跑去、玩玩具、看電視等,而家長催促和逼迫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使得孩子感到吃飯是一種負擔,一種強迫性的任務,這樣會對孩子的積極性造成負面影響。

可能影響孩子的手部靈活性和手口協調性

我們吃飯的時候,因為眼睛無法看到嘴巴,要把食物準確無誤的送到嘴裡需要良好的手口協調性。一直被喂飯對孩子的動作平衡與協調,乃至智力都有不良影響。

使孩子缺乏自我服務能力,導致壞習慣的養成

吃飯本來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吃多吃少應該由孩子自己來決定,如果由家長來喂飯,就會破壞孩子的這種自主意識,使孩子認為吃飯並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幫家長做的事情,「不吃飯」這件事可以用來和家長談條件,換取利益,這種認知上的錯誤將導致孩子不正常的行為,也容易養成任性、自私、懶惰、愛發脾氣,生活能力低下等壞習慣。

延續到生活學習上,遏制孩子的自主發展

習慣於「喂飯」的孩子,將來也會事事依賴家長,例如讓爸媽幫忙疊被子、整理書本課桌、做各種學習的規劃等。家長們滿足了孩子的呵護需求,卻扼殺了孩子原有的天生學習探究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長此以往,孩子本身應有的才能將不能得以發展。

如果孩子去上幼兒園了的話,父母儘量不要喂孩子因為喂孩子,不但會成依賴性,還會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所以父母應該要教育孩子鍛鍊自己吃飯,因為父母不能陪他一輩子的。

怎樣破解老人追著喂孩子的魔咒

首先從孩子入手,讓寶寶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並且要堅持原則,讓孩子明白,錯過吃飯時間只能等下次,並沒有零食來救場!但絕不能因為孩子不吃飯就打罵呵斥,一切順其自然!不吃就證明他不餓,如果因為貪玩不吃,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必須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