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都不敢在這件事拉偏架!阿三卻用它來對付中國!

@ 2017-08-22

文|軍事查一查

我們一直講中國的文化自信。

如何自信?

優秀傳統文化里的智慧,我們應該汲取。《孫子兵法》贏得世界性榮譽,世界知名軍校,都把《孫子兵法》當做教材。我們自己要打贏現代戰爭,也應該用古老的中國智慧,與現代實際結合。

比如,《孫子兵法》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即,用兵(戰爭)的最高境界,是用謀略戰勝敵人;其次是外交鬥爭爭取主動。與敵人在戰場上刀兵相見、攻城略地,都是下下招,不得已。

這說明,「戰」,不見得是戰場上刀刀見血。戰場之外的戰爭,更加重要。

實際上,這就是大國博弈,沒有硝煙的戰爭!比如說:

1、美國利用印度分散中國的精力,試圖在百日計劃中獲利,沒成功;

2、之後美國揚言要對朝開戰,逼迫中國在貿易上妥協,還沒結果;

3、這一條是亮點:中國欲擒故縱,把朝核問題拋給了朝美,讓朝美雙方對話。這才引出了朝方要包圍轟炸關島、美國要利用軍事手段顛覆其政權的鬧劇。

之後,中國警告朝美雙方,誰也不要輕舉妄動,從而驚動了全世界。歐盟要求朝美對話;土耳其要求朝美對話,甚至,領導歐盟的德國直言不諱的說,中美必須要合作!!說實話,看到這些我就樂了!也就明白了些什麼。歐盟、土耳其都是「帶路」的重要節點。

另外,就是中印對峙之外的「對峙」,很多網友盯著洞郎地區,一直抱怨中國為什麼一隻在忍,還不出手痛列印度?甚至有部分網友抱怨,中國方面太軟弱。

其實,他們只盯住了「下下招」,而沒有看到「上上招」。

  事實如何呢?

兩國都在洞朗之外,開始了「對招」。

前有汪洋副總理急訪南亞巴鐵和尼泊爾,巴鐵自不用說,而尼泊爾更是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實力。尼泊爾不但提前聲明不在中印之間選邊站,尼總統還說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領土反華,這實際上就是站在了中國立場上。印度一直以來控制的兩個國家,沒有一個站在印度立場,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與此同時,印度也未爭取到西方國家的廣泛支持,除了媒體進行了中立的報道外,西方政府當中也就美國說希望和平解決云云。(印度這次只是利用了中美矛盾。但不是美國狗!這一點一定要清楚!)

那麼,阿三是如何應對的呢?

據海外網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9月13日至15日訪問印度,同印度總理莫迪進行首腦會談。

兩國首腦將在會談中,商討強化日印防衛當局及海上保安當局的合作問題。安倍欲通過同印度合作,牽制中國開展的正常海洋活動。

此前印度決定引進日本新幹線,因此兩國首腦還將就印度的「高鐵」事業進行洽談。

印度一直致力於推動自己的「一帶一路」,即「季風」計劃和「香料之路」計劃,力邀日本參加。

除此之外,《印度經濟時報》今年5月16日曾提出,面對中國以「一帶一路」擴大沿線國家影響力,印度與日本決定合作推出一個多元化、從亞太到非洲的基建計劃,即所謂的「自由走廊」(Freedom Corridor)計劃,攜手在非洲、伊朗、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國家興建多個基礎建設項目,以平衡中國的區域影響力。

據了解,莫迪和安倍兩人曾多次互訪,有良好的私人關係。2016年11月印度總理莫迪曾訪問日本,兩國首腦今年7月在德國舉行的G20峰會期間也進行過會談。

顯然,在中印對峙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安倍訪印,無異於給莫迪打氣,意在鼓勵阿三繼續入侵我國領土,以此牽制中國精力。

但會有效果嗎?畢竟,日本最近也不好過。16日,中國福建、廣東、海南等地的多個港口先後舉行了開漁儀式,數萬艘中國漁船浩浩蕩蕩,駛向大海。這千帆競發的場景,令日本媒體迅速拉響了警鈴。去年8月上旬,200艘至300艘中國漁船在釣魚島周邊現身,一些船隻進入了12海里內,之後中國海警船也陸續進入,讓日本至今心有餘悸!

而就在昨天,由4艘中國海警船組成的編隊進入釣魚島12海里進行巡航。日本竟然連個抗議都沒有。

所以,莫迪還能指望小日本嗎?

至於,《孫子兵法》說的不得已的一招:攻城,中國也做好了準備。

我們看看歷史。

1950年,美國糾集聯合國軍,進軍朝鮮半島。美國認定,剛建國的新中國,絕對不會與美國開戰。

結果呢?因為中國的加入,美軍無奈止步三八線。

可以說,與印度對抗,外交、經濟、軍事各方面,中國都能長袖善舞,堅決守住底線:寸土不失!

而印度,尤其是領導人莫迪,在法理上喪失正義性,在外交上失去周邊國家支持,就舉步維艱了。

更可怕的是, 阿三在美國的支持下,竟迷失了自我。它像5-6歲的幼童,腰裡別著玩具手槍,身後背著玩具步槍,還斜挎一串玩具手榴彈,手裡還拿著一個玩具長刀,對著一個成年人,一臉嚴肅,一本正經的要單挑。這個幼童堅信,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詳盡的計劃,萬全的預謀。

但它畢竟是幼童!!!記住。

其實,阿三還是那個阿三,帶給人類歡樂的阿三。

就像我以前說的,阿三是奇異的生物,很難用正常的思維去理解印度!

過去,美國,歐洲多國被阿三的不合時宜的固執搞得焦頭爛額,要不是為了制衡中國,估計阿三都不可能走到現在。

另外,美國曾多次建議阿三,自己要介入幫忙阿三的事物,都被阿三拒絕了,這也是中國不願意對印下狠手的原因。

但經過這次博弈,我想大家明白了政治不是我們所看到的表象那麼簡單,國家博弈的本質從未變過,那就是:「把敵人搞得弱弱的,把自己搞得強強的。」

當然了,中印對峙的關鍵時刻,俄羅斯與印度要來一場聯合軍演,無疑讓很多中國人不爽,不過這至少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

在大國崛起的漫漫征程中,從來沒有什麼是順風順水的。只有不斷的加快發展,增強自身實力才是解決領土問題的根本出路,而且也只有這一條路是行得通的。

總之,要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印度如今也不過是美國的一條狗而已,成不了氣候!

看看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印度應該明白——

與中國作對的周邊國家,不死得難看,很難!

腰有雄劍三尺長,不必跪地再膝行!

我們共同見證歷史,共同捍衛真相與正義!

中國必勝,正義必勝!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軍事查一查(微信號:jsc01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