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再對中國出招,印度徹底瘋狂!中國打響反擊戰!

@ 2017-08-20

文|軍事查一查

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中印邊境危機正好兩個月的時候,印度方面似乎不甘寂寞,通過各種手段在國際上刷存在感。

8月15日,莫迪在印度獨立日向全世界放話:「印度已準備好接受任何挑戰」、「印度在任何領域非常強大」、針對任何「從事對我國不利行動者」,印度都有能力保衛自己!

莫迪獨立日演講:印軍已準備好接受任何挑戰

莫迪認為,中國在洞朗地區的施工,就是對印度不利的行動者。

可以說,印度在莫迪這個極端民族主義者的帶領下,愈發像二戰前軍國主義的日本。對外破壞當前國際秩序、吞併威脅周邊小國;對內血腥鎮壓民眾。

印度,已嚴重威脅到當前亞洲和平與穩定。

就在剛剛,莫迪又對中國出招!「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印度已步入瘋狂前奏。

一、瘋狂前奏:莫迪再對中國下狠招

兵法有云: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印度對中國出招,恰恰相反!

繼宣布對中國93種商品徵收反傾銷稅之後,印度又在經濟領域對中國做文章。

據印媒報道,印度政府以「擔憂數據泄露危害安全」為由,向各家中國手機製造商發出警告要求限期整改,並開始大面積審查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

聯想手機在印度

中國的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產品,在印度國內的地位,就相當於前幾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在中國的地位一樣,幾乎壟斷了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

印度這麼做,無非是想用經濟手段迫使中國讓步,根本原因在於中印兩軍在中印邊境中國一側對峙的衍生反應。

那麼,印度在其它手段無法奏效的情況下,用經濟手段能奏效嗎?實際上,印度用的是一記七傷拳,而且還傷不到中國,卻把自己玩兒殘了。原因有幾點:

第一、經濟總量差距大

2016年中國GDP11.39萬億美元,印度2.25萬億美元。中國GDP是印度的5倍。

這種不對稱的經濟實力,印度竟然主動制裁中國,真的讓人覺得好笑。

金磚五國(就是一塊金子與四塊磚頭)

也許有人認為,印度制裁中國,就像前幾年中國網友呼籲中國制裁美國一樣,大不了我們一起玩兒完。

這裡面忽略了三點關鍵因素:1。中美GDP差距不大。2。中國工業GDP產值比美國高。3。中美經濟交融面非常之廣。

第二、對印貿易占中國外貿比例小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過去一年中國對印度貿易順差有500億美元。

但是,中國2016年對外貿易總額高達3.685萬億美元,中印貿易總額只占中國對外貿易的1.9%。

也就是說,就算中印貿易全斷中國損失也才2%,怕個屁!

  第三、經濟利益要讓步國家戰略

對中國來說,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顯然是最重要的,與印度那點現實經濟利益相比不知道重要到哪裡去了。

現如今,印度侵入的是中國領土,干擾的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影響的是未來中國領土談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又怎麼可能為了印度那點「蠅頭小利」而不顧大的安全利益和戰略利益?

今天的印度,在莫迪內閣的的帶領下,愈發靠近靠近法西斯主義。這樣的印度,絕對是整個亞洲地區的災難。

二、合縱連橫:連六國合剿印度

面對近乎癲狂的印度,中國合縱連橫以戰略手段博亞洲和平與國家完整之大業,連下六國,圍剿印度!

1 不丹

中國這次暗地裡的目標就是挺不丹,拖延時間,多讓不丹被印度控制的狀況引起國際注意是優選項。這才有了不丹在沉默中的爆發:

不丹國王的同窗在7月底發文稱:「不丹更容易被印度吞併」,「印度在阻止不丹與鄰國簽署協議」。

8月12日,不丹外長首次表態:「希望和平友善地解決。」

 2 尼泊爾

數日前,中國副總理出訪該國後,尼泊爾外長馬哈拉首次表態說「尼泊爾持中立立場」、希望雙方「和平解決問題」。

尼泊爾「尼中合作協會」表態,要求印度無條件撤軍。「大尼泊爾民族主義陣線」則要求印度尊重不丹主權,還聲稱「如果印度增兵,就是自掘墳墓」。

連一向浮誇的印度媒體都深知「印度已失去尼泊爾的好感」、「尼泊爾反印情緒高漲」。

3 緬甸

7月份,緬甸國防軍總司令對印度展開為期8天的訪問,印度方面忙不迭地展開「魅力攻勢」,給予其「國王般的待遇」。

不過這並不能阻擋緬甸向中國購買2000輛公交車。就在印度討好緬甸人的同時,首批1000輛物美價廉且嶄新的公交車已經交付。沒辦法,誰讓製造業大國的效率這麼高,經濟影響力這麼大。

而翁山蘇姬高規格接待中國代表團,似乎已經說明了立場問題。

  4 斯里蘭卡

對「中印對峙」基本上持中立態度。不過實際行動似乎並非如此。

7月25日斯里蘭卡批准出售漢班托塔港85%的股權給中企。這個決定為何讓印度感到不安?

全球超過60%的石油運輸、50%以上的貨櫃貨運、超過30%的散貨海運必須取道印度洋,而斯里蘭卡恰巧位於航線的中間點,在這裡有了港口,等於在印度家門口安營紮寨。

5 孟加拉國

莫迪為拉攏這個國家可是下了血本。2015年,兩國達成了交換162塊飛地的領土協議,不過印度明顯吃了虧。

不過,饒是印度如此照顧,孟加拉國依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印度……

 

7月27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在京會見了孟加拉國外交部海洋事務秘書阿拉姆一行,雙方就深化海事、航運等領域合作交換了意見。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統計中,中國移民孟加拉國竟占中國出國移民的第八位,去年是17.4萬人。這些「移民」其實主要就是在孟加拉從事基礎建設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孟加拉其實有望成為中國的「孟鐵」,只是雙方都很低調而已。

6 外蒙古

7月27日,莫迪想來一招圍魏救趙:邀請對華態度強硬的蒙古國新總統訪問印度!

然而8月9日,中國派出一位外交助理到蒙古,表達了強烈關切和嚴正立場,然後蒙古國就沒有然後了。

隨之傳出來的消息是「正評估中蒙俄高鐵的可行性」……嘿嘿。。。。。。

這些都表面,印度周邊國家都在逐步脫離印度控制和影響。

而且,最近剛剛爆發的新情況可能預示著印度正面臨著比開戰更可怕的局面,那就是在中國汪洋副總理出訪巴鐵之後,巴軍連續向印軍開火。可以預料,只要中印發生長期對峙,巴印交火事件就不會停止!

莫迪不是要向世界證明印度的實力嗎?不是說能夠應付「2.5線戰事」嗎?巴鐵可以放心打,敞開打,彈藥糧草不夠可以找大哥報銷!

現在,印度周邊的國家不是反水就是敵對?還能能有幾分勝算!

編後語

蘇洵《六國論》有云: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今日中印博弈之大勢,有點類似於戰國末期的格局。不同的是,中國對此六國的做法非彼六國。

印度想以六國之勢合壓中國,讓中國孤立於南亞、印度洋,然後再攜美日之手,徹底打垮中國!

可印度是否想過,中國是誰?那是美蘇都要忌憚三分的世界大國,那是兩千年前都開始玩合縱連橫的謀略大國。這點小把戲,豈能斗得過我們?

中國因勢利導,各個擊破,曾經印度寄予厚望的諸小國紛紛棄暗投明!

現在中印之間正在比拼內力:一個拚命找幫手,想搞亂整個國際局勢,不得已連日本這樣「善變」的國家都要跪舔;一個「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就是差距!

對中國來說,和印度干一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趕走印度很容易,不過幾十個人一台推土機而已,但是如何既達到遏制印度的作用又能達成背後的戰略布局。

 

與此同時,中國還需要在半島問題、台海、南海繼續與各方博弈,從而不斷對印度實施釜底抽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