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部分性能效果接近於完美

@ 2017-08-18

文|小飛豬觀察

 

 

 

 

軍事專家杜文龍表示,如果今後我們發展新一代的水下打擊武器裝備,一定要讓其安靜性、隱蔽性達到極致,這樣才能在保存二次核打擊能力方面有重要優勢,同時其續航能力、指揮能力也要達到極致。

 

 

 

 

對於杜文龍的這番表態國內大多數的專家和軍迷都是認可的,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無論是在核潛艇方面還是在常規潛艇方面,靜音能力和推進動力系統都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了。

 

 

 

 

在水下,安靜性和水下續航力關乎著潛艇的自身的安全以及作戰使命能否完結的最要害一點。因而如何下降潛艇噪音以及續航力變成各國在研製慣例潛艇最重要的查核標準之一。

 

 

 

 

潛艇的噪音通常包含潛艇內部發動機作業時發生的空氣噪音,機械構件振蕩導致的在艇體構造中所傳達的構造噪音,水流通過艇體及突出體和艇內各種體系作業導致的流體動力噪音,螺旋槳的轉動噪音。

 

 

 

 

首先便會想到馬偉明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這一方面作出的貢獻,馬院士曾曝光我國下一代潛艇使用的無軸泵推技術,這些技術比美國相關技術還要先進,並且已經在實際應用中。其水下安靜型將隨著可能採用的新式推進裝置而大大改善。其靜音能力甚至會超過美國海狼級,成為世界最安靜的潛艇。

 

 

 

 

馬偉明院士研究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配上早先已經研製成功的20兆瓦級推進電機,我國最新一代核潛艇就可實現「全電推進」,無論是水下低速航行還是高速航行,都無需動力軸,也就避免產生了動力組的噪音。

 

 

 

 

軍事專家徐光裕曾曝光,反應堆的冷卻劑泵是核潛艇發出噪聲的主要來源之一,影響其航行的隱蔽性。如果在某種航速以下,不用啟動冷卻劑泵就可以帶出核反應堆內的熱量,那麼潛艇向外的輻射噪聲會降低不小,所以提高自然循環能力好處之一是改善核潛艇行動的安靜性。

 

 

 

 

潛艇靜音的建設需要多方努力的,除了以上的工作之外,中國還有一支相關的團隊在這個領域作出了貢獻。由何淋任負責人的研究團隊已經攻克第四代潛艇減震筏的技術瓶頸,隔震效果接近於完美,使得潛艇水下航行噪音成為「白噪音」,也就是潛艇的航行噪聲無法被識別。

 

 

 

 

常規潛艇方面,中國也已經開始採用新型的動力系統,這對於噪音的減小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國際上先進的潛艇都是採用AIP系統,中國039型潛艇等都已經使用了類似的系統。根據官方報道披露,目前中國的AIP動力系統就是採用的特斯林發動機且使用已經至少超過10年以上了。

 

 

 

分享文章到: 

相關視頻

海軍專家馬偉明團隊:年輕充滿活力創造「中國奇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