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5天的女嬰,因奶奶的一個動作,住進ICU一個多月!這些育兒陋習差點害死寶寶!

@ 2017-08-16

剛剛出生15天的女嬰,就因為奶奶的這個動作,導致女嬰高燒不退,住進重症監護室裡一個多月!這些育兒的陋習,差點害死寶寶!收藏反駁「過來人」!

一剛出生15天的女嬰因乳.頭內陷,被奶奶擠乳.頭後,雙乳.頭發炎、化膿,女嬰高燒不退,在重症監護室呆了一個多月。

 

若非孩子媽媽堅持送醫,後果不堪設想!有很多地方的習俗認為,女嬰出生一個月內,大人需要不時地給女嬰擠乳.頭,用力擠出乳.頭內的腺樣組織,才能避免女孩長大後乳.頭凹陷。

然而這樣給新生兒擠乳.頭的陋習,不僅會造成嬰兒的乳.頭發炎,細菌感染,甚至可能誘發敗血症,讓抵抗力極低的新生兒有性命危險。

 

除了這個,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過來人」,憑著自己的經驗,在你的育兒路上瞎指揮,有的家長一不小心,就被帶入了「坑」裡。

嚴重的,簡直追悔莫及。所以我一直宣導,新媽媽們要多學習育兒知識,讓自己成為「專家」,為寶寶的成長護航。

 

一、剪睫毛:

剪睫毛可以讓睫毛變長?錯!眼部感染的危害正在靠近!

人的睫毛不僅僅是為了美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眼睛不受灰塵和強烈光線的刺激。而且,睫毛本身就有一個新陳代謝的週期。

就像頭髮一樣會掉,也會長。所以,剪睫毛不但不會使睫毛變長、變翹、變濃密,反而會因為失去睫毛的保護屏障,增加感染眼部疾病的幾率。

從而有可能引發寶寶的各種眼疾。而新長出來的睫毛比較短且比較硬,會刺激到寶寶的眼球、結膜和角膜。

會讓新生兒產生怕光、流淚、眼瞼痙攣等異常症狀,嚴重者還會繼發眼部感染。所以父母完全沒有必要給新生寶寶剪睫毛。

 

二、綁腿

綁腿會影響髖關節發育,嬰幼兒時期,寶寶四肢處於蜷曲狀是寶寶的正常生理現象,隨著寶寶生長發育,這種情況均會慢慢消失的。

而老人們常說的O型腿,是由於過早站立、佝僂病等因素引起的,主要跟後期護理不當有關係。 想用「綁腿」、「蠟燭包」預防羅圈腿、塑腿型的做法是錯誤的!

這種方法不僅不能預防羅圈腿,反而會影響寶寶髖關節發育,以及寶寶四肢的血液迴圈,綁的過緊甚至可能面臨截肢的風險。

三、開襠褲

特別是在鄉下,經常看到很多寶寶穿著開襠褲到處跑,有時候也不注意衛生,隨地就坐下來玩了。殊不知,長期穿開襠褲可能導致寶寶的[私.處]被細菌侵襲;

被外界損傷、容易被蚊蟲叮咬、隱私意識薄弱、出現交叉感染以及情感交叉綜合症等問題。

穿開襠褲需要這樣做: 不在室外穿,在家穿時也要保證家中的衛生與清潔,避免寶寶隨地玩耍,不注意清潔;

穿完開襠褲一定要及時地用溫水清洗寶寶的[私.處]; 在寶寶未滿一周歲時可以穿開襠褲,但要與尿布或紙尿褲配合使用。

 

四、剃光頭

很多地方都有剃滿月頭的習俗,也有很多人認為,常給寶寶剃光頭,可以讓寶寶的頭髮更黑更濃密。

事實上,頭髮的多少、粗細和顏色主要取決於遺傳營養和身體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與剃不剃胎毛和理髮的頻率沒有任何關係。

寶寶的皮膚薄、嫩、抵抗力弱,剃刮不止容易損傷皮膚,引起皮膚感染,還可能破壞毛囊,導致長不出頭髮。所以,不要給寶寶剃光頭!理髮沒問題,但千萬不要刮光。

 

五、寶寶發燒不能立即服用退燒藥

某種意義上發燒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低燒不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威脅,還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使病菌變弱,有利於戰勝炎症。

假如寶寶一發熱家長就立即喂退燒藥,將會減弱今後寶寶對抗疾病的能力。所以體溫不超過38.5度,不要急著吃藥。先用物理降溫退熱,同時注意給寶寶多喝水預防脫水。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3天,並出現哭鬧不停、反應差、高燒不退,或高熱驚厥,同時合併頻繁嘔吐、意識不清等症狀時,應儘快就醫,不得耽誤病情。

 

六、塑膠奶瓶長期使用

塑膠奶瓶使用時間不得超過3個月。目前市面上的塑膠奶瓶分為:PP、PC、PPSU、PES等材質,其中PC材質的奶瓶遇高溫會釋放出雙酚A。

其餘材質的奶瓶,只要保證是正規廠家生產,正確使用,一般不會釋放雙酚A。但是,再好的材質長期使用後,經過高溫、奶粉殘漬的腐蝕、清洗消毒。

都會有一定的損耗,誰也不能保證就一定不會釋放雙酚A。為了寶寶的安全起見, 建議每3個月更換一次塑膠奶瓶。

七、過早把尿

過早把尿易引發脫肛。眾所周知,新生寶寶的身體尚未發育完全,尤其是頸椎、脊椎都很軟,還不夠結實。所以,寶寶三個月前:

枕頭枕太高、枕著家長手臂睡覺、長時間豎抱、讓寶寶過早站立都是不利於寶寶頸椎、脊椎生長發育的。而把尿則更容易發生危險!

同時,把尿成習慣後,會導致孩子沒尿也要憋出點尿,有尿卻不會自己尿,從而導致 括約肌受到影響,易 引發痔瘡和脫肛。建議寶寶一歲以後再把尿,前期可以使用紙尿褲解決。

八、捏鼻樑

我家寶寶剛出生那會兒,她外婆就說寶寶骨骼還沒長成,捏捏鼻樑,可以讓鼻樑更高,以後會更好看。現在想想都後怕。事實上。捏鼻樑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而且亂捏寶寶的鼻樑,可能會損傷寶寶鼻粘膜、易患呼吸道疾病、形成鬥雞眼、誘發中耳炎、影響面貌美觀等一系列的傷害!

以上這些「過來人」的指導,你遇到過哪些?來跟大家聊一聊吧!讓我們一起拒絕陋習,科學育兒!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粉絲團【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