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英國或重啟冷戰「五國聯防」緊跟美國介入南海

@ 2017-08-16

資料圖:美澳海軍艦艇參加「護身軍刀-2017」聯合演習

達爾文鄰近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扼守重要海上航線。美國在這裡部署機動能力出色的海軍陸戰隊,意在監控南海,並對中國軍事力量進行制約。據披露,美軍部署達爾文的部隊雖然只有約200人,但配備了火炮、輕型裝甲車、運輸機和武裝直升機等先進裝備。而且這支部隊的規模將不斷擴大,最終將達到2500人左右,包括地面、航空和後勤支援等各個門類的部隊。美軍在達爾文設立的軍事中心具備司令部的功能,以便「在南海爆發衝突時有效應對戰局,指揮海軍陸戰隊實施突擊行動」。

早在1951年,美國就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簽署了《澳新美安全條約》。如今美國派兵駐紮澳大利亞,實際上是對《澳美安全條約》進行實踐。這一行動增強了美軍針對南海熱點地區的反應能力。此前美軍在東亞海域的戰略支點只有關島,現在增加了達爾文,這兩個戰略支點使美軍的部署更加靈活。

資料圖:美澳新三國「護身軍刀-2017」海上聯合演習艦隊

英國或將兵臨南海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強化與澳大利亞的軍事同盟關係,令英國重拾介入南海的「雄心」。

1971年,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紐西蘭建立「五國聯防機制」,簽署《五國防務協議》。該協議規定:任何簽約國受到攻擊,各成員國將相互協商,並採取反擊行動。該組織每3年召開一次國防部長級會議,會議地點輪流設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9·11」之後,全球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五國聯防機制」成員國出於各自利益,開展了一些多邊安全合作,並以反恐為核心舉行了軍事演習。不過,由於各國之間缺乏足夠的信任,這一所謂的「聯防機制」一直未能發揮太大作用。英國雖然是該機制的主導國,但由於遠在歐洲,它很少採取實質行動。外界一度認為,「五國聯防機制」已經名存實亡。

現在,英國可能追隨美國重返南海,「五國聯防機制」可能重新發揮作用。英國和新加坡代宣布,該機制的作用範圍是否涵蓋南海,「將視局勢而定」。其成員國將舉行更多的聯合演習。這些演習將由英國主導,參演部隊將涵蓋陸海空三軍。「五國聯防機制」最有可能實施的演習是假想「馬來西亞面臨北方威脅」,這意味著一旦馬來西亞「有事」,英國就將出兵南海。

資料圖:《五國防務協議》締約國曾舉行聯合演習

美國在軍事介入南海方面先行一步,它主導的卡拉特軍事演習已成為南海最大的年度多邊演習。在演習中,東南亞各國海軍實現了與美軍的情報和數據共享。而且這些演習都宣稱要「確保南海國際航道暢通」。

「亞洲版北約」或成形

美國通過強化與越南和澳大利亞等國的關係,試圖對中國實施圍堵,其目標是建成對華軍事聯盟,即「亞洲版北約」。英國介入南海是美國所樂見的,有了這個北約盟友的支持,美國構建「亞洲版北約」的信心將更足。如果美國和英國聯手介入南海,那麼就可能推動東南亞國家走上聯合應對中國之路。連與南海爭端無關的新加坡也可能加入,從而令中國面臨複雜的形勢。

有美英兩個西方軍事強國作後盾,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可能積極參加南海多邊軍演,從而對中國施壓。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名發言人表示,部署達爾文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除了與澳軍展開聯合訓練外,還將與本地區的其他國家實施軍事訓練或演習。雖然他並沒有透露美軍將與哪些國家的部隊展開合作,但無疑將包括南海周邊某些國家。

資料圖:外軍士兵窺視我南海島礁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英大張旗鼓地介入南海,可能令此前尚在觀望的國家傾向於走向中國的對立面。印尼與中國沒有海洋爭端,但它作為東南亞最大的國家,希望在南海扮演主導角色,因此注意強化與美國的關係。美國正考慮向印尼提供25~30架二手F-16戰鬥機。

一旦認為時機成熟,美英將鼓動南海國家聯手,簽署具有軍事合作性質的協議,那麼南海「反華軍事聯盟」就可能成形。(上海譯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