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被俄羅斯害慘了!! 原因全和「它」有關……

@ 2017-08-16

中國空軍為何被俄羅斯害慘了?答案和它有關

 

我們都知道,目前中國空軍主力戰機裝備的發動機幾乎全是俄制AL-31系列,也正是因為這樣,中國空軍戰機也是受盡了它的「坑害」,這一點從這幾年發生的墜機事故就可以看出。

此外,俄羅斯AL31系列發動機壽命較短,大修間隔時間也比不上美國貨,使得空軍戰機每隔4年就要更換新的發動機,大大增加了中國空軍對主力機型維護保養的壓力。

與美國、歐洲飛機發動機相比,俄制發動機的推重比、耗油量、大修周期、使用壽命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尤其在發動機壽命與大修周期這兩方面,俄制發動機與西方相差甚遠。

相比之下,AL-31F渦扇發動機大修周期僅為300小時,使用壽命也不超過900小時。而西方同類發動機的大修周期、使用壽命普遍達到了1000小時以上和4000小時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俄羅斯發動機存在較大的技術缺陷。

飛機發動機,作為尖端工業的代表,其造價自然也是非常昂貴的。以AL-31F為例,一台AL-31F發動機造價高達1000萬人民幣左右,而殲11戰鬥機在全壽命周期內需要6-8台AL-31F,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

為了降低成本,中國一方面在加快研發綜合性能更好、使用壽命更長的國產航空發動機,另一方面也想盡一切辦法來延長31F/AL-31FN發動機的維護和使用壽命。

戰鬥機發動機(小涵道比加力式渦扇發動機)想要擁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風扇葉片、渦輪盤、轉子、燃燒室這些部件就必須達到要求。其中高溫合金渦輪葉片和粉末冶金渦輪盤的再製造、等離子焊接等技術是美、俄等發動機強國的核心機密,但是中國經過多年的探索,中國也逐漸掌握了這些技術。

因此,經過中國工廠維護翻修後的AL-31F發動機,使用壽命已經提高到了1500小時,基本將該型發動機的潛力挖掘到了極限。發動機壽命的提升,大幅提高了發動機的大修時間,節約了大量經費,具有重大戰略價值。

但是,中國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完善國產渦扇發動機的技術性能,徹底擺脫戰機發動機受制於俄羅斯的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