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女健身教練勇闖戈壁沙漠!

@ 2017-08-15

42歲的健身教練余麗玲今年6月參加了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之一——戈壁長征。

七天六夜250公里的比賽,她挑戰個人體能,見證了大地之美、日月星辰的浩瀚,也看到人性的堅韌。受訪時,她舉重若輕說參加比賽是為了解個人在極少物資下生活的能耐,而她在嚴酷的條件下征服了自己。

在新加坡,一個42歲的女人,平日如果不是為照顧丈夫、子女的生活而忙,應該就是在職場營營役役地討著生活。

42歲的余麗玲跟她多數同齡的女性朋友不一樣的是:家庭是別人生活的重心,而單身的她還能用雙腳,跑在少有人走的人生路上。

今年3月開始,她以不尋常的年過40「高齡」,開始訓練跑步和體能。在麥里芝蓄水池、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都有她背著12公斤重的背包慢跑的身影。她也從花柏山跑到肯特崗,也在女皇鎮42樓高的組屋「垂直跑過」。

一切只為了6月在中國新疆舉行的戈壁長征(Gobi Long March)!

戈壁長征是什麼?那是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之一,以中國戈壁沙漠為舞台的七天六夜250公里長跑賽事。其他三個賽場分別是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埃及撒哈拉沙漠,以及南極,都是世上有名的險惡地區。

漫天風沙、一片乾旱,莫說跑步了,單是走路或騎駱駝都讓人感覺艱苦。可是想像一個身高158公分、體重44公斤,堪稱「嬌小」的女人,她要做許多大男人做不到的事,真的有這份能耐嗎?

這個答案已經揭曉,因為余麗玲已經坐在我的面前。古銅色的健康膚色仿佛是獎座上的金漆,閃爍著得意的榮耀。

余麗玲完成戈壁馬拉松賽。(龍國雄攝)

余麗玲說:「我參加戈壁長征不是要名次,我只是要了解我的身體,我要確認自己需要極少的物質就能生存,我可以把自己推到極限!」

很多理由,但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完成賽事。

「在110人中,我得到84名吧。但有些人完成不了比賽,中途退出。」

她從2015年起正式當私人健身教練。也是差不多那時候開始對長跑產生興趣。她陸續跑過半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對長跑累積了豐富經驗後,今年開始花約5000元報名戈壁長征。

她結識了一些「跑友」,並跟一名旅居本地的英國人羅伯庫克森(Rob Cookson)結伴訓練,以便在正式比賽時互相照應。

所有日用品背著跑

七天的賽事中,選手只有頭尾兩天住酒店,其中的賽程都住在大會提供的營帳里,大約八人一帳。

每天的比賽,選手們一起出發,沿途每10公里或多一些就有一個補水站。先完成賽程抵達下一站的選手有比較多時間休息、吃東西或為接下來的賽程做準備。

大會只免費提供食水,選手得自備所有食物和器具,並全程攜帶,不可寄放在營帳內。所以,要怎麼把你要在總賽程中需要的東西都裝進背包里,是一個大學問。

比賽前整理背包是一大考驗,所有參賽者都必須背著個人隨身物品完成比賽。

余麗玲說,她交了不少學費,才買到手上最輕盈的背包。這背包猶如一個寶盒,裝有防曬油、指南針、藥箱、睡袋、墨鏡、刷牙用品、餐具、雨衣、帽子、頭巾、鞋罩、濕紙巾、笛子等等。

嘩!是的,為了能塞進那麼多東西,每件物品都要選擇最輕型的,當然,余麗玲也為買錯的經驗交了不少學費。

還有衣服,外穿內戴的都不能多帶,以免速度被重量拖累。

不帶毛巾和肥皂,是因為沿途沒有水供沖涼!余麗玲看了看記者驚愕的表情,微笑說:「就是看你怎麼用最少的物品生存嘛!」

也沒水洗頭?頭髮會癢吧!綁著馬尾的她笑說:「用濕紙巾和毛巾弄乾凈就行了。」

余麗玲在休息站吃零食,補充熱量。由於水源有限,選手們都不能洗澡或清洗衣物,大家只好把衣物晾在休息站周圍,讓山風把汗水吹乾。

當然也沒水洗衣服,選手們得趁風和日麗的天氣,在營地把穿過的衣服晾出來吹風。

在賽程中要果腹的食物都得隨身裝在背包里,所以要精選。余麗玲說:「東西要輕,熱量要高。比如肉乾、薯片、即食麵,芒果乾、凍干食品(freeze dried food)……最好帶不同味道的食物,因為有時你會突然很想嘗嘗某種味道。

在休息站和各國友人暫時的歡樂時光。

「電話只能當相機,或GPS(全球定位系統)用,不能當通訊工具,目的就是讓你與世隔絕。被捉到違規者會被加時作為處罰。」

氣溫與賽程的挑戰  

沙漠溫度變化大,但余麗玲沒有帶溫度計,不知道確切的溫度。「最熱的時候可能在攝氏40度以上,最冷時也許在零度以上吧,不知道,因為有風,很難判斷多少度。」選手們得在有限的衣服的增減中,抵抗著灼皮的炙燙與刺骨的寒冷。

「最熱的時候,大會規定每個選手抵達休息站時得停跑三小時,以便恢復精力,才不會半途暈厥。」

漫漫大漠,又美又險,對喜歡極限運動的余麗玲來說,這地方充滿挑戰與誘惑。

賽程不是一路平地,高低起伏,給選手增加了難度。總體而言,賽程的海拔升高(elevation gain)近4000米(即是說選手全程往上跑的高度相加),海拔降低更達5000米。這還不計其中的陡峭度呢!

最辛苦的一站叫「長征」,總長82公里,等於兩個馬拉松的距離。這個階段,選手們都希望儘量早點完成,過程中會分段小息,晚上也披星戴月,靠著頭上的小型照明燈摸黑前行。

見證人性與美景

余麗玲在賽程中大開眼界:那些和她一起奔跑的生命,他們身上顯露的或明或昧的人性,還有大自然的神奇風景。

選手中有截肢者,一腳一義肢,遠遠跑在前面。也有夫婦用跑步慶祝結婚25周年。

有人半途中暑,不能直走而腳步蹣跚地堅持著。有人夜裡跑到迷路,得留在原地等救援。余麗玲看到一名選手跑到不支而倒,她留下陪伴等沿途來回巡視的救護車前來救援。她在賽途中見到有人互相扶持感到暖心,也見到有人不依正確的賽道,偷跑捷徑而慨嘆。

跑過日出,跑過日落,余麗玲見到不同方向和不同亮點的陽光灑落在地面,在不同時段、不同天氣,不同強度的風折射出不同色彩的大自然景貌,她讚嘆那是她在旅遊中見過的最美風景之一。

跑過白天,跑過黑夜,「有時候風很大,連你身邊的跑伴說的話,都聽不清楚。晚上抬頭,整個天空灑滿著星星,仿佛銀河系現形了。我感覺自己身處在《星球大戰》的世界裡。」

她最慶幸這次沒有受重傷,但「長征」階段後雙腳難免起水泡,那是她覺得最痛苦的一環。但最後能順利完成賽事——對比一名運動員途中被醫生髮現心跳不正常,被禁止繼續參賽,她有無比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回到營帳,選手們除了休息、整理物品,就是檢查傷勢。余麗玲正在檢查腳部的水泡。

余麗玲慶幸這次參賽沒有受重傷,但長時間跑步後雙腳難免起水泡,那也是她覺得在賽程中最痛苦的一環。

「跟跑伴一起跑是好的,我們會互相提醒每小時補充鹽片,看到對方有什麼不對勁都會關注一下。跑到後面時,我跟他說,如果你想衝刺,請儘管去,不必管我,不過他還是說很享受跟我一起跑的速度。我們志不在名次,所以跑經美麗的風景時,會停步下來互相替對方拍照。我付了那麼多錢,當然要盡情享受,呵呵呵!」

從訓練到正式比賽,她吸收了許多關於保健的知識,「你知道嗎,比賽時喝太多水也會死的,因為水分會稀釋掉你所需要的鹽分,而它病發的症狀和缺水是一樣的!」

比賽前,組屋和公園都是余麗玲的練跑場。

為兩慈善團體籌款

余麗玲的親友知道她要去挑戰戈壁沙漠,都這麼問她:「你瘋了嗎?」

她笑說:「不,我確定我沒有自虐傾向。我只是覺得新加坡人平常太受保護,也太嬌生慣養了。很多事情是由你的意志決定的,你以為你不行了,但其實你可以的。」

她在比賽中認識了來自歐亞各國的朋友,大家的共同興趣就是通過極限長跑鍛鍊自己。她是比賽中唯二的新加坡人,另一個也是女生,但年齡比她小得多。

余麗玲承認自己常常做很另類的事,「我母親就常問我能不能做一些能賺錢的工作,哈哈!」

教舞蹈設計比基尼

余麗玲在淡馬錫理工學院念視覺通訊出身,當過平面設計師,但受不了天天對著電腦工作。她也學跳舞,開過舞蹈室12年,起初親朋戚友都參加,很熱鬧,但後來一個個成家立室,逐漸退出,她也發覺賺不了什麼錢,就關門了。

她也設計及銷售過自己的比基尼品牌,叫「Zarzamora」,因為選用較高級的材質並在巴西生產,儘管除了本地也賣到泰國和美國,但後來因為負荷不了過高的成本而結束了兩年的經營。

兩年前她正式考到健身教練牌照,執業至今。她覺得參加類似戈壁長征的活動,讓她更理解身體運動的狀況,也能讓顧客更信任她的專業。

長跑與健身十多年之後的成績,不僅寫在她健美的肌肉上,也讓她的容顏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十來歲——至少記者的眼睛是這麼覺得的。

她也趁這次戈壁長征,邊跑邊做慈善,希望為新加坡心臟基金會和英國帕金森研究與支援慈善團體(Parkinson's UK)籌款(注),因為她通過長跑認識了一名旅居本地的澳大利亞朋友,兩人都有親人身患這種病症,於是大家合作為兩團體籌款。

還來不及考慮下一次跑哪個沙漠,余麗玲已經準備9月去跑越南山區馬拉松(Vietnam Mountain Marathon)。選手得在23小時的比賽中跑完100公里,海拔升高近4000米,一樣充滿挑戰性。

已有一名男友的她說,將來即使結婚後,仍會繼續跑,跟老公跑,跟朋友跑,跑跑跑,向前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