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最後更新 2017年08月14日 17時22分
中國山東濟南49歲女子展文蓮,今年5月因肺癌去世。
在她離世前,其丈夫桂軍民代她完成遺體捐獻登記手續,成為第一個由國內機構進行人體低溫保存的「志願者」,遺體放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
醫生表示,人體低溫保存能解決生死這個終極考驗,「好像病人並沒有死,只是生命處於暫停狀態」。
香港《東網》報導,桂軍民日前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稱,妻子去世前最後兩個多月,入住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東院區舒適醫療綜合病房,為當地唯一一間臨終關懷醫院。
今年2月,病房主任類維富告知他們,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有一個「生命延續研究計劃」,是人體低溫保存研究項目。
「我比較相信新科技,(復活)完全有可能。」
展文蓮的遺體被放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
桂軍民指,他本身就反對火化,認為冷凍妻子遺體,還能留下一線希望。
「我受過教育,這個事情(指接受人體冷凍),很簡單。」即使沒有冷凍項目,他和妻子亦已商量好要捐贈遺體,「還能給社會做點貢獻」。
「給家人留一份希望」
該醫院的病房主任類維富也是銀豐生命延續計劃會員,他表示,他還記得當時桂軍民流露出幾個月難得一見、充滿希望的眼神。
「展文蓮當時已經不能說話了,但她的眼神,她的手勢在告訴我,她也很希望這樣做」
展文蓮
他說,人體低溫保存是目前唯一能夠帶給身患絕症的病人和家屬希望的項目,因為它能解決生死這個終極考驗,「就算是給家人留一份希望在吧」。
「對於展女士的情況,應該理解為她是將自己捐獻出來用於探索人體低溫保存的實驗研究。」
銀豐生命科學院負責人賈春生表示,「她的家人也深刻明白項目本身的風險以及失敗的可能,她獻身了科學事業,也因此收穫了未來復活的一個希望。」
桂軍民
對於這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復活大計」,桂軍民充滿信心表示,如果將來有機會,他也希望能夠參與此項目。
「萬一妻子在很久之後醒來,到時誰都不認識便會太孤單,得去陪陪她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