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軍工圈
再過5天,中印邊境危機就正好兩個月,印軍仍滯留在中國境內,而印軍也在周邊地區活躍。種種跡象表明,印度似乎正在準備一場戰爭,並且是在準備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
大軍集結,邊民撤離...印度這是要幹啥?
從8月10號開始,有兩條關於印軍的重磅消息在中國媒體流傳開來。
第一條,是環球網援引印度The Quint網站8月9日的報道:
4萬印軍正向中印邊境集結!
印度第33軍約4.5~6萬人向中印邊境洞朗方向集結,這些部隊部署在中印邊境錫金段約500米~2000米範圍內。一些部門收到了4天部署到位的書面通知,而其他部門則收到短至6小時的行動通知。
第二條。是來自央視新聞的消息:
印度軍方下令附近村莊撤離!
管它是印媒炮製的假消息還是印度高層製造煙霧彈,這至少說明在收到中國最後警告之後印度的態度依然很堅決,就是要和中國死扛到底。
四大戰略目的,印度死磕中國
具體地說,印度要通過此次「洞朗對峙事件」,達成以下幾項企圖:
第一,爭取戰略上的成功,以強有力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印度一直有著一顆大國雄心!但目前的形勢卻是光靠印度自己已經無法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占據優勢,趕超中國成為亞洲大陸的霸主已經沒有可能。
通過越境進入中國洞朗地區,它以實際的行動證明,針對中國,印度敢於作為、大有作為,能夠對中國形成戰略牽制,如果實現與其他方向密切配合,將形成對中國可觀的戰略包圍。
這樣一來,印度就具有了參與全球戰略平衡遊戲的突出價值,也成了世界戰略天平上一個不可忽視的砝碼。
印度的這一「特殊」價值不可能被「西方國家」所漠視、所忽略,相反,這樣的戰略地緣必然要被「國際社會」重金投入與與高效利用。
第二,顯示戰略上的威懾,獲取今後的行動自由。
印度軍隊越界進占洞朗,絕不是以占領中國的領土為目標,因為這不可能實現,莫迪也是怕死的。
但是,進占洞朗,對印度而言,卻是一次有益的戰略偵察與摸底。
通過這樣的偵察與摸底,印度希望能充分認識到,中國的「戰」、「和」的底線。這是為了以後插手或顛覆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不丹等地區的的「印度洋戰略」作外部準備!
第三,同中國製造新的爭議,據此進行訛詐與要挾。
如果說印度此次行動都是劍走偏鋒、搞間接戰略路線,沒有直接針對中國的目的與企圖,那也未必盡然。
就此次行動直接的目標而言,印度是要通過此舉在中印之間製造出新的爭議,據此對中國進行新的訛詐,企圖做到「只要印度撤軍,什麼都可以談」。
這樣一來,不管洞朗事件在當前的這一回合里怎樣解決,但可以預計,今後印度必將頻頻拿洞朗地區說事,以此來要挾中國在兩國關係與兩國爭端中做出新的讓步。
第四點,內部矛盾外部轉移。
莫迪頭上的「印度救世主」光環正在慢慢黯淡。在這種情況下,不排除會鋌而走險,轉嫁危機。
《中國日報》:和平窗口正在關閉
很多小夥伴只注意到中國官方在8月2日至4日密集發聲後,國內基本上沒什麼媒體站出來對印度喊話了。但不曾注意到,中國一家專門在海外發行的重量級媒體,其在8月9日發表的文章內容,引起全球譁然!
8月9日,《中國日報》曾發布新聞稱:和平解決的窗口正在關閉!
此文一經發表,諸多印度媒體紛紛轉載,印度國內緊張氣氛濃烈,外界有嗅到了不尋常的味道。
《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創刊於1981年,全球期均發行90餘萬份,其中,海外期均發行60餘萬份。也就是說,這是中國官方媒體,是專門對國外報道中國新聞的報社。
官方稱「和平解決的窗口正在關閉」,這句話的分量已經非常重了。
印軍在邊境鬧騰2個來月了,我相信只要不是別有用心或者太傻的人都能看出一些端倪來:
1.此次對峙,中國的態度至始至終都非常強硬。
2.此次對峙,印度並不擔心,他們顯然是有恃無恐。
3.此次對峙,國際社會是一反常態的中立,各路勢力的表現出奇的一致,都是慎言加觀望。
所以說,發生意外的風險已經非常高了。
一旦發生意外,咱們要讓印度清楚地理解:你敢惹老子,老子就會讓你把訛美國佬的都拿出來也不夠補貼!
要知道整個中印邊界中國一側基本上全是不毛之地,在印度一側卻都是人口、經濟甚至政治中心地帶。既然印度不怕,中國又怕什麼?既然印度拿這個做籌碼,那就把火再燒得更旺點。
因為印度國內的紅色割據力量早已成「星火燎原」之勢,咱們可能會一不小心就滿足了他們的願望,讓印度變成許許多多個風景優美用愛發電的美好小國家。
這劃分可不是隨便亂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