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首個建在廢石坑裏的酒店,位於上海松江佘山的世茂深坑酒店,自立項以來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座海拔為負65米的地下酒店日前完成了主體結構封頂,建築輪廓也由此揭開了神秘面紗。
從觀景台俯瞰,酒店的主體部分位於深坑之中,依崖而建。建成後,將擁有300多間客房,地上2層,地下16層包括水下2層,形成酒店與深坑融為一體的獨特建築景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造型,也讓它的建造方法與普通建築完全不同。
因為向地下「逆向施工」,深坑酒店也被業界認為是「反教科書式」的超級工程,這給建築師們帶來了許多超乎想像的技術難題,包括消防、防水、防震等。世茂集團聘請了設計杜拜帆船酒店的設計師團隊擔任建築設計,由中建八局負責建築施工,採取了三維掃描、放線機器人等大量高科技手段。
深坑酒店的獨特造型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擔心,居住在深坑之中,萬一著火了怎麼辦?對此,施工方介紹,酒店的消防環路將是立體型的,住在深坑中的住客,可以往上向地面疏散,也可以向地下14樓的平臺逃生。據介紹,每個樓層都有多部消防樓梯,及室外消防疏散鋼樓梯,以解決消防疏散的問題。
根據規劃,酒店的300多間客房都將設有觀景露臺,可以直接看到對面西北側坑壁落差近百米的瀑布,未來遊客還可以體驗水下套房、水下餐廳等,以及深坑攀岩、蹦極等極限運動。
2014年10月10日拍攝的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邊坡支護和14層以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現場。(圖/新華社)
世界海拔最低的五星級酒店在哪裡?回答是「在上海」。它就是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地處佘山腳下一個採石坑內,海拔負65米。
深層地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已成為未來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主要課題。而深坑酒店的建設,標誌著除了軌道交通、地下商業街,以及地下停車場等開發形式,我國地下空間運用正向更加多元化與深層化方向發展。
岳誠 攝
眼下,在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里,這座「深坑酒店」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鋼結構施工,有望於今年7月底實現主體封頂。建設方預計,項目將於今年底完成外部建築,明年底竣工並試營業。
掐指算來,從2006年立項至今,「深坑酒店」建設已經走過10年。 「十年磨一劍」,這到底會是怎樣的「世界建築奇蹟」?
為何開業時間一再推遲
對於這座深坑酒店,人們期待已久,但其對外發布的預計開業時間一推再推。
有一段時間,人們甚至懷疑:深坑酒店項目是否不了了之了?據透露,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往地下」拓展的建築,10年來確實經歷種種曲折。
岳誠 攝
深坑酒店的地點,位於一座深達80米的廢棄大坑,該深坑原系採石場,經過幾十年的採石,形成一個周長千米、深百米的深坑。
要建造上下高度落差如此巨大的深坑酒店,將是一個極其複雜、浩大的工程。它的「深度」,也會帶來無數的技術難題,尤其包括消防、防水、抗震等難度係數很高的問題。為此,世茂集團用了7年時間進行科學論證,才使項目能夠最終實施。
在這7年里,項目設計方案歷經一次次的調整,一次次的報批,反覆洽談,斟酌細節,不斷的完善與優化。政府城市規劃單位也因為之前從未面對過這樣一個建築,而重新去思考、制定了很多建築規範,開發商為了將此項目打造成為另外一個世界建築奇蹟,聘請了設計杜拜帆船酒店的世界頂級設計公司阿特金斯團隊操刀,並由央企中建八局負責建築施工。
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建築難題,「海拔最低酒店」給設計者和建造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上海的大部分地區地質結構不太穩定,土質比較鬆軟,而由於在設計上,酒店是「掛在」坑壁上的,這對施工建設是極大的挑戰,地質勘測的重點就集中在礦坑岩壁強度是否足夠支撐整座酒店結構。幸運的是,深坑所在的松江佘山區域地質結構與上海市區有所不同,這裡的安山岩比市區的地質結構堅固許多,在建築設計和施工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礎保障。
其次,深坑酒店的周邊是陡峭的岩石壁,防震是極其重要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團隊將地質勘測結果和酒店的工程結構設計輸入電腦,通過一系列模擬測試,反覆檢查建築設計的強度和抗震性能,最終確保深坑酒店可抗9級以上地震。
第三,因為酒店是在海拔負65米的坑中建造,消防逃生需要「自下而上」,目前上海沒有先例,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根本進不了礦坑,為了保證客人的絕對安全,於是又產生了一個創新設計:確保酒店任何一個陽台均與消防通道相連,這對空間布局的設計要求非常之高。
第四,「防火」之外還要考慮「防水」。水往低處流是自然規律,在一個露天百米的深坑裡,如何防積水是一個突出問題。為了呈現更完美的景觀效果,設計師還想在坑底建造一個人工景觀湖,但積水沒有天然的泄洪口,而且,湖水水位會在汛期因洪水而暴漲,如何才能將湖面維持在一個安全的水位?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安裝一部抽水泵,確保每日湖中水位變化不超過500毫米安全區間。這一數字是基於對上海歷史水文資料的研究,發現在過去500年中,上海本地單日降水量從未超過300毫米。
需要破解的類似難題,還有不少……2013年10月,佘山世茂深坑酒店建設工地首次爆破,標誌著酒店客房區域的施工正式啟動。
深坑內的「謀篇布局」,客房「在水中」
「深坑酒店」所在的地形狀況顯示,採石坑東側崖壁豎向較為平整陡峭,適宜依崖壁建造建築,其餘三側豎向水平切面變化較大。為此,最初做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整體建築布局與周邊環境的緊密結合。
酒店在整體規划上,將主體建築放在採石坑的東面崖壁位置,沿崖壁豎向布置主體客房和餐飲娛樂設施。與主體建築相聯的群房限高10米,儘可能在水平方向展開,使建築各個功能部分既可相通,又保有各自單獨的出入口,確保安全。
「等到外部結構完工後,我們還要在坑裡注水,把坑下15層、16層覆蓋掉。」工程師郭傑鋒介紹,深坑酒店共19層,其中坑表以上3層,為酒店大堂、會議中心及餐飲娛樂中心等,屋頂是空中花園;坑下部分,水上14層是酒店的主體,主要設置標準客房;水下2層包括水下情景套房和千人宴會大廳、恆溫SPA和休閒泳池等。
酒店主體建築主要分為三部分:地上部分、坑下至水面部分、水下部分。其中,坑下至水面部分以建築主樓為主;水下部分是酒店的特色客房區和特色水下餐廳。
據世茂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深坑酒店最令人期待的,或許就是位於水下的兩層———埋在水中的客房。
酒店的立面形式源於「瀑布」、「空中花園」、「自然崖壁」和「山」,主樓使用玻璃和金屬板材,塑造層疊的崖壁和天然生長出的空中花園。
根據規劃,酒店的370間客房都將設有觀景露台,可以直接看到對面西北側坑壁落差近百米、寬數十米的瀑布。
瀑布旁,還有一個類似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懸空透明玻璃觀景廊的觀景平台,遊客可以行走其上,俯瞰整個深坑全貌,體驗「人在景中游、如在畫中走」的奇妙感覺。
此外,還結合採石坑的特點,引進了蹦極中心、水下餐廳、景觀餐廳、水上SPA、室內游泳池等適合崖壁和水上活動的多種娛樂服務項目。除蹦極中心和景觀餐廳位於地面層,其他水上活動項目均臨水設計。
挑戰前所未有,施工已獲得19項專利
作為全球首個建在廢石坑裡的酒店,深坑酒店不僅將創造海拔最低酒店的世界紀錄,還一反向天空發展的建築理念,開始了地表以下深度拓展建築空間的創舉。
記者日前從工程總承包方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八局」)了解到,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取得5項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先後榮獲2015年上海建築施工行業第二屆BIM技術應用大賽一等獎,以及2015年中國建設工程BIM大賽卓越工程一等獎。
由於深坑崖壁陡峭、斷面不規則、深度較深,且設計獨特,沒有任何類似項目施工經驗可參考,「深坑酒店」的施工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酒店建造於廢棄採石深坑內,受限於深坑地形和場地條件,如何向坑內運輸人員及材料,成為施工面臨的首要問題。經多次研究,中建八局通過對施工升降機配置與安裝方案的研究及優化,最後採用附著於塔式起重機標準節上的施工升降機方案,不僅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而且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約了項目成本。
在混凝土向下超深輸送時,又出現了混凝土易離析、坍落度損失大、易堵管等問題。為此,中建八局研製了混凝土向下超深77米三級接力輸送技術,輸送系統由汽車泵、溜管和固定泵三部分組成。通過對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性能的控制以及對三級輸送系統操作過程的控制,有效攻克了技術難題。
同時,結合項目特點,施工方運用基於三維雷射掃描的 BIM 技術對多項施工方案進行優化,起到了縮短工期、節約成本的作用。基於掃描的精細點雲生成坑內地貌的三維地形模型,再從三維地形模型中自動提取等高線,獲取二維及三維數據資料,實現一次測量。同時,它所採集的三維雷射點雲數據還可進行測繪、計量、分析、仿真、模擬、展示、監測、虛擬現實等後處理工作。
做邊坡支護時,由於邊坡極不規則,通過BIM技術配合測量,有效防止錨索在深部相交。通過驗算、局部加固,解決了不規則負角度邊坡的掛網噴漿。據悉,酒店的土建、機電、幕牆、裝飾建模等都用到了這一技術……
而在2013年開工當年,深坑酒店就已入選美國國家地理「偉大工程巡禮」,攝製組從最初就進駐工地,全程記錄整個施工過程。
「偉大工程巡禮」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一檔知名欄目,選擇世界範圍內最優秀的人類工程奇蹟、記錄其建造過程並向全球播放。此前,欄目拍攝的包括杜拜帆船酒店、馬來西亞雙子星塔等在內的世界知名工程,都創造了人類工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