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兵工科技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官網8月9日公布了中國空軍一架運-8電子戰飛機當天從西太平洋經宮古海峽飛入東海空域的清晰照片。根據日方公布的飛行線路圖,這架電子戰飛機從巴士海峽經西太平洋北上,自東面繞行台灣。巧合的是,這型電子戰飛機,就在十幾天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剛剛首次公開亮相,它就是運-8電子干擾機。那麼,運-8電子干擾機究竟能幹什麼?它究竟有怎樣厲害的絕活呢?
運-8電子干擾機
運-8電子干擾機,也被稱作「高新3號」工程飛機,是高新系列電子戰飛機中的第一代電子干擾飛機。它的主要工作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電子偵察,即通過主被動電子偵察手段,發現和確定敵方目標的方位、電子工作頻譜、設備參數等信息;第二個方面是電子干擾,在偵察掌握了敵方電子設備和裝備的具體工作情況之後,對其展開有針對性地電子干擾和壓制,阻止其正常工作。
電子干擾機的外形比較獨特,機頭脖頸兩側部位是兩個鼓出的雷達整流罩,是運-8電子干擾機最重要的外形識別特徵,被戲稱為「腮腺炎」,據推測其天線罩內為大功率天線。該機安裝的是與其配套的K Z800大型機載電子偵察系統,這是一種先進的計算機控制的電子偵察系統,主要用於搜索、截獲地面和水面雷達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工作頻率約為1~18千兆赫。更重要的是,該機在精確分析定位敵方的各類電子設備參數以後,就可以根據戰場需要,及時對其進行相同頻率相同波段的干擾。如果需要,還可以放大其所發射的信號,使得敵方的電子設備被燒毀或者根本無法正常工作,也可以對其發送大批虛假信號,以干擾或阻止其正常工作。運-8電子干擾機的干擾,主要是通過機載天線發射的寬頻電子干擾波來實現的,通過大功率同波段阻塞和干擾,使得對方的電子和通信設備失能失效。作為大型電子干擾飛機,它的特點之一是干擾距離遠,可在目標區幾百千米以外對敵方戰機或地面通訊設備進行防區外遠程干擾,既能達到干擾目的,又可避免被敵軍防空武器擊中,保證本機安全。與戰術戰鬥機改裝的電子戰飛機相比,它主要採用遠程干擾而非伴隨干擾方式工作。其二,運-8電子干擾機干擾頻率寬、功率大,由於其機體空間大、載荷大,因此可以攜帶大功率、大頻寬干擾設備,可一面接收敵方通信信號,一面對其無線電指揮通信和導航設備進行壓制干擾。
運-8電子干擾機去宮古海峽和台灣島幹什麼?
根據日本方面公布的運-8電子干擾機飛行路線,運-8電子干擾機通過了宮古海峽,還繞飛了台灣島。運-8電子干擾機去那裡幹什麼?一當然是訓練,原來我們空軍海軍的電子戰飛機數量比較少,隨著航空兵力量的發展,一大批新裝備的特種機型需要不斷進行較遠距離訓練,既可以訓練飛行技能,也可以熟練設備操控。二,則是著眼於在和平時期搜集電子情報。因為電子情報信息隨著電子設備部署情況的改變和技術上的升級改進,其情報信息是不斷發生變化的,只有多飛、常態化飛行,才可以偵察掌握相關海空域的情況,為建立情報資料庫奠定基礎。這就包括各種電子設備可能的位置、發射功率、探測距離、採用哪個頻段、是不是可以在多個頻段間隨時切換等,這些情報都是非常重要的。
之所以美國空軍和海軍的電子戰飛機時常在我國領空附近的公海上空頻頻抵近偵察和巡邏,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搜集潛在對手的各種電子情報信息,來而無往非禮也,我們也有必要對自家周邊地區的情況進行掌握。
運-8電子干擾機掌握的這些寶貴的電子情報信息,到了戰時就是非常重要的敵情情報,我軍的電子干擾飛機和電子情報飛機,就可以針對這些信息對敵軍的電子信息網絡進行干擾、壓制、打擊和破壞,可以針對性地搜集、截獲敵方重要的通信信息,掌握其戰略戰術行動動向,使得敵人成為「聾子」和「瞎子」,為贏得軍事鬥爭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由軍迷圈轉碼顯示查看原文
分享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