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對峙,誰欺負誰?
你可能會說,印軍突入中國邊境線一個月,至今仍有50名官兵和一台推土機未撤離,肯定是印度欺負人啊!
話的確應該這麼說,當然是印度欺負中國。但是,有些事咱們自己心裡應該有數,印度這麼幹,是逼的沒招了。一個國家,總是以戰爭相威脅,一定是個弱者,因為他除了威脅動手之外,別無辦法,比如那誰。
中國以前和現在的那誰比較像,那是因為當時國力弱,朋友少,但現在不同了。如果大家感興趣,看看中印之間的幾個小國,現在是中國對他的影響力大,還是印度影響力大?
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2013年,我還在新華社《世界軍事》和《中國軍隊》雜誌工作,看過這麼一條稿子。中國赴達爾富爾維和部隊和孟加拉藍盔部隊交流。孟軍指揮官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他說:「我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學習過一年,對中國陸軍的戰役戰術比較熟悉,我希望在維和任務期滿回國後,能夠有機會再到中國學習。」
第二個。今年年初,我發的稿件。今年春節前,一支由輕型輪式裝甲車組成的車隊從中尼邊境吉隆口岸出境,向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開進。這是兩國根據前期達成的軍事合作協定,中國對尼泊爾政府的軍事援助裝備。不過,中國軍方對此三緘其口,大陸媒體均未報導此事。對中國,尼泊爾人這樣評價,「在尼孤立無援之際,中國人伸出橄欖枝。」
第三個。今年6月16日,第三屆尼軍總部初級漢語班結業典禮在尼軍總部軍官俱樂部舉行。26名尼泊爾軍官從加德滿都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勝利手中接過畢業證書,象徵著這一階段共100課時的漢語課程順利結束。典禮上,畢業軍官還用漢語演唱了《一二三四歌》。
通過這些例子,你看出了什麼?
很簡單,中國對這些鄰國的影響與日俱增,而這些國家在印度看來,都是自己的勢力範圍,是印度所謂同心圓戰略中的內環。如今,在中國強大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的影響下,更加親華而不是親印了。
可惜的是,中國的這些漂亮的手筆,不便於上《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畢竟有些事情,能幹不能說。
我微信的一位名叫十一月蕭邦的網友給我留言,分析了這次中印對峙,短短幾句話,非常見水準:「這次印度軍隊不撤軍,我認為主要目的是印度要阻止中國勢力進去不丹,阻止中國與不丹建交。印度掌控著不丹的國防、經濟、外交大權,視不丹為印度的重要一邦,印度認為中國與不丹建交威脅了印度的核心利益,為此不惜與中國開戰。」
經過一個多月的對峙,今天的解放軍肯定早已做好了準備。但為什麼留著那幾十個越境印軍不動呢?大家看看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方的戰術吧,今天不過是故技重施。
最後,中印對峙,誰欺負誰?一定是印度欺負中國,因為我們使用的都是強國通行的手段,我們沒有挎著衝鋒槍踏上印度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