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再有航空公司無預警倒閉的情況發生,民航局首度公布7家國籍航空業者2017年第一季營運概況,當中只有2間賺錢,其他5間都虧損;其中立榮航空獲利排名第一,中華航空則是虧最多,高達37億元。
復興航空2016年底無預警倒閉後,停飛影響上萬名旅客權益,也讓大批員工面臨失業的問題,在立委要求下,民航局日前在官網公布7家國籍航空營運概況,民眾上網就能直接查詢。
民航局資料顯示,中華航空、華信、台灣虎航、長榮、立榮、遠東及德安7家國籍航空業者中,今年第1季共有5家虧損,只有2家賺錢;其中華航第1季營收雖高達357億多元,但稅後虧損也高達37.6億元,為各航空公司中虧損最多的;其次是長榮首季營收293億多元、稅後虧損也達7.3億元。
華航空、華信、台灣虎航、長榮、立榮、遠東及德安7家國籍航空業者中,今年第1季共有5家虧損,只有2家賺錢。(圖片取自民航局官網)
第一季僅有2業者獲利,其中立榮營收20多億元,稅後淨利9398.9萬元最多;虎航營收14.7億元,稅後淨利賺6221萬多元,位居第二。
對於排上虧損第一名的華航,9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回應,受機隊汰除影響認列資產減損影響,以致影響獲利。6月起進入旺季,第二季有望轉為獲利。
為避免再有航空公司無預警倒閉的情況發生,民航局首度公布7家國籍航空業者2017年第一季營運概況,當中只有2間賺錢,其他5間都虧損;其中立榮航空獲利排名第一,中華航空則是虧最多,高達37億元。
復興航空2016年底無預警倒閉後,停飛影響上萬名旅客權益,也讓大批員工面臨失業的問題,在立委要求下,民航局日前在官網公布7家國籍航空營運概況,民眾上網就能直接查詢。
民航局資料顯示,中華航空、華信、台灣虎航、長榮、立榮、遠東及德安7家國籍航空業者中,今年第1季共有5家虧損,只有2家賺錢;其中華航第1季營收雖高達357億多元,但稅後虧損也高達37.6億元,為各航空公司中虧損最多的;其次是長榮首季營收293億多元、稅後虧損也達7.3億元。
華航空、華信、台灣虎航、長榮、立榮、遠東及德安7家國籍航空業者中,今年第1季共有5家虧損,只有2家賺錢。(圖片取自民航局官網)
第一季僅有2業者獲利,其中立榮營收20多億元,稅後淨利9398.9萬元最多;虎航營收14.7億元,稅後淨利賺6221萬多元,位居第二。
對於排上虧損第一名的華航,9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回應,受機隊汰除影響認列資產減損影響,以致影響獲利。6月起進入旺季,第二季有望轉為獲利。
為避免再有航空公司無預警倒閉的情況發生,民航局首度公布7家國籍航空業者2017年第一季營運概況,當中只有2間賺錢,其他5間都虧損;其中立榮航空獲利排名第一,中華航空則是虧最多,高達37億元。
復興航空2016年底無預警倒閉後,停飛影響上萬名旅客權益,也讓大批員工面臨失業的問題,在立委要求下,民航局日前在官網公布7家國籍航空營運概況,民眾上網就能直接查詢。
民航局資料顯示,中華航空、華信、台灣虎航、長榮、立榮、遠東及德安7家國籍航空業者中,今年第1季共有5家虧損,只有2家賺錢;其中華航第1季營收雖高達357億多元,但稅後虧損也高達37.6億元,為各航空公司中虧損最多的;其次是長榮首季營收293億多元、稅後虧損也達7.3億元。
華航空、華信、台灣虎航、長榮、立榮、遠東及德安7家國籍航空業者中,今年第1季共有5家虧損,只有2家賺錢。(圖片取自民航局官網)
第一季僅有2業者獲利,其中立榮營收20多億元,稅後淨利9398.9萬元最多;虎航營收14.7億元,稅後淨利賺6221萬多元,位居第二。
對於排上虧損第一名的華航,9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回應,受機隊汰除影響認列資產減損影響,以致影響獲利。6月起進入旺季,第二季有望轉為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