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曦防務
火箭炮是一種威力大、射速高、機動性好的遠程火力壓制武器,被各國陸軍所廣泛使用。二戰時期的蘇德戰場,蘇軍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萬炮齊鳴,打得納粹德國聞風喪膽。海灣戰爭中,美軍的M270火箭炮發射的恐怖「鋼雨」讓伊拉克軍隊吃盡了苦頭,許多伊拉克士兵都認為美軍火箭炮炮擊的威力甚至比轟炸機的地毯式轟炸更加厲害。隨著各種空對地精確制導武器的不斷湧現,不少人認為點穴式的空中打擊才是未來戰爭的王道,以火力覆蓋為打擊方式的火箭炮已經過時了,是一種性價比不高的雞肋武器。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長期以來,中國軍隊由於空中支援火力的孱弱,因此陸軍就只能指望自身的遠程壓制武器了,其中相對價廉物美的火箭炮無疑是最佳選擇。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如今中國在遠程火箭炮領域可以算得上是「獨步天下、獨孤求敗」了,不僅最大射程遠超其他國家的同類型號,而且還修煉出了許多獨門絕技,實現了遠射程高精度的點穴式打擊,絕非過去人們印象中的「傻大黑粗」。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我軍的遠程火箭炮到底有哪些絕活兒吧。
一、耳聰目明的「陸軍通用偵察打擊系統(GATSS)」。中國陸軍以PHL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為基礎,依託衛星、無人機等偵察載荷和通用數據鏈,整合而成的「陸軍通用偵察打擊系統(GATSS)」,集戰場態勢感知、早期情報獲取、通訊指揮控制、精確火力打擊、毀傷效果評估等功能於一體,可以打擊海空軍基地、野戰陣地、通信樞紐等地面固定目標,還具備攻擊中小型水面艦船、裝甲車輛等移動目標的能力,體現出了中國陸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從「依託平台單打獨鬥」到「依託體系協同作戰」的質的飛躍。有了「陸軍通用偵察打擊系統(GATSS)」這個神經中樞的指揮,我軍的遠程火箭炮真正實現了看得清、跑得快、打得准。
二、百步穿楊的精確制導。PHL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採用慣性導航+衛星導航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命中精度,其圓機率誤差可以控制在幾十米以內甚至更高,並配備整體侵徹、整體爆破、整體殺爆、殺破子母等多種戰鬥部,其中射程最遠的遠程彈最大射程達到300公里,可根據不同作戰需要對遠距離的堅固點狀目標及分散面狀目標實施定點清除、精確打擊和大面積火力壓制。作戰效能不亞於短程戰術彈道飛彈,而且價格相對更加便宜,便於部隊大量裝備使用。
三、身首可分離,空中能拐彎。遠程火箭炮發射火箭彈以後,火箭彈的彈頭與彈體會在空中自動分離。採用這樣的技術,能夠在火箭彈的彈體重量和有效載荷不變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大幅提升了有效射程。不僅如此,分離之後的彈頭還可以重新規劃飛行彈道,甚至能夠做出大幅度轉彎,令敵方的攔截系統防不勝防,具有極佳的突防能力和打擊範圍,常規火箭炮夠不著的打擊死角或者反斜面陣地都可以輕鬆拿下,彈頭在接近目標時,會調整姿態和速度,以幾乎垂直的角度直撲而下,其威力足以穿透數米厚的混凝土層。
四、具備多種用途的全能手。有這樣一款價廉物美的好東西在手裡,以中國人「花小錢、辦大事」的性格,不把它的使用潛力挖干榨盡,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於是在各種各樣的場合都出現了遠程火箭炮的身影,裝備岸防部隊守衛海岸線有它,裝備兩棲作戰部隊支援登陸作戰有它,甚至還腦洞大開,搖身一變就下海捕魚去了。未來遠程火箭彈還可以實現多平台發射,比如由軍艦或者戰機攜帶,進一步拓展其應用範圍。真可謂是「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
中國目前已經有很多「獨步全球」的技術或者武器裝備,遠程火箭炮就是其中的經典代表之一;大規模遠程火箭炮的覆蓋性攻擊絕對是令敵人驚恐的噩夢。聽說某方又增兵了,我國這個「大殺器」建功立業的時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