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必勝?中國「神秘部門」出征印度,戰果顯赫

@ 2017-08-09

文|軍工圈

鐵血軍事綜合占豪、觀察者網

「勿謂言之不預也!」中國曾在1962年中印戰爭的前夕和1978年中越戰爭前夕分別使用,因此被視作中國準備開戰的信號。

所以,中國這句古話,8月5日被央視說出來以後,全世界都懂得起中國接下來會做什麼。

然而,8月6日,腦迴路異於常人的阿三居然還信誓旦地認為:儘管中國言辭憤怒,但印度安全部門相當確定中國不想開戰,甚至連一次小型軍事行動都不會有。

阿三如此迷之自信,篤信中國不會開戰,可能與中國一神秘部門的神助攻有關。。。

一、中國「神秘部門」出征印度,戰果顯赫

美國白宮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在其書《百年馬拉松》里曾提到:中國從毛澤東時代就有一項秘密的現代化「百年計劃」。

如今,這個「百年計劃」衍生出的神秘部門,再度出擊,目標——印度!

事情的經過是醬紫的:

這兩天,在美國一個類似中國「知乎網」的問答網站「Quora.com」上,一個關於「印度能否在與中國的全面戰爭中取勝」的提問,吸引了大量印度網民的關注。

其中,一個中國網民的回答,更是意外獲得了大量印度網友的點贊…。

印度能否在與中國的全面戰爭中取勝?

因為,這位名叫Tien-Yü Hsu的中國網友認為印度[絕對]會戰勝中國的…

在他給出的答案中,他還列出了三大理由:

 

我是一個中國人,我認為如果中印之間爆發戰爭,印度鐵定能贏。

不能打,中國肯定會輸啊!他從軍事、經濟和和社會方面提出了三點原因:

1、中國的武器和軍事技術都是自主研發和生產的啊,而印度可以從美國和俄羅斯那裡購買武器。眾所周知,美國和俄羅斯的武器比中國的要先進得多啊,印度自帶萬國牌先進武器加持,中國怎麼贏?

2、中國實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大多數的中國士兵都是家中的獨子。如果你是士兵的父母,你會冒險讓孩子去參與這毫無意義的戰爭嗎?你再看看人家印度,多少人口啊,暴打

3、印度的政治體制和社會體系十分優越啊,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印度士兵會為了民主與自由勇敢作戰,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在為自己而戰,而中國士兵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政府而打仗。

 

最後,這位仁兄真誠的希望中印之間沒有戰爭,今日的亞洲充滿了希望和潛力,並舉了上世紀歐洲發動戰爭的例子引以為戒。

同時他也說,我們為什麼要和一個不可能戰勝的國家開戰呢?

這還了得,中國人丟人丟到國外去了,竟然說中國贏不了?!

但其實……

即使換成英語,相信大家早就發現了文章中的套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啊

這位兄弟也在評論區里用中文提醒同志們

目前,這條回答已經獲得了一萬兩千多個贊。忽悠了不少印度人,比如這位:

搞了半天,嘿嘿,才發現原來是自己人呀!

近幾年,國內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中國軍方有一個極度隱秘而權勢無邊的部門,主管對外輿論引導,利用種種宣傳手段迷惑外界。其全稱為「軍事裝備與對外關係研究及輿論引導辦公室」,說人:「戰略忽悠局」。

下面,重點來了,劃重點:

 

該局主要負責對各類新聞及傳聞進行「解讀」和「澄清」,並且以各種方式「透露」消息。目的是擾亂各方視線,掩護我之方略企圖,或者引導國內外輿論,是我軍極其重要的作戰部門。

 

印度安全部門判斷中國不敢打,難道情報真是來自戰忽局?不好說哦,畢竟帶頭大哥美國也中過招。。。

玩笑歸玩笑,事實上,就在中國的警告日趨嚴厲,印度國內逐漸出現降溫的聲音,但仍有部分印度人為印軍繼續在中國境內停留「壯膽」。真的好像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已經強大的了不起,中國已經不是1962年的中國,軟弱到硬不起。

二、特朗普積極準備訪華,印度這次真被賣了

中國民間有句調侃的話:被人賣了,還倒幫人數錢。這話送給現在的印度,一個字:穩!

莫迪和特朗普在白宮大秀恩愛以後,印度國內幾乎從下到上都認為:如果中印之間爆發戰爭,美國會幫助印度與中國開戰!

正應了國際上那句老話,美國靠得住,母豬能上樹啊!

抱著美國大腿嗨了一個多月的印度猛然發現,自己被美國賣了,而且賣得非常徹底!

8月6日,在馬尼拉的中國外長表示:中美正在為特朗普總統訪華積極做準備。

各位看官,請注意「積極」一詞,這詞兒信息量很大啊。正值中印邊境危機,印度的大BOSS竟然和對頭眉來眼去,心態,真的要崩了!

說到底,美印關係並不像美日和美韓關係那樣,不僅有現實利益的捆綁,還有一紙盟書的牽絆。

所以,這種關係決定了美印只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對美國而言,與印度的合作一旦損失超出回報,拋棄印度是分分鐘的事情。為印度和中國開戰,這更是異想天開!

中美關係,是當前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任何一次互動,都將影響世界格局的走向。就在數日前,特朗普暫停了針對中國的貿易調查,很顯然雙方都沒有真正撕破臉的意思,更不可能為了印度撕破臉。

那麼,就目前情況而言,美國顯然看出來了,用印度來牽制中國、敲詐中國是沒有用的。而且,美國中東戰略還要依仗中國放手巴以問題。

於是,雙方繼續推進特朗普訪華,繼續該合作合作,該較量較量,兩不耽誤。這也就意味著,美國對中印較量的結果好像已不再那麼關心,甚至外交聲援最近都沒再做進一步表態,而印度人卻在指望美國替他們與中國開戰。

從現在局面上看,說得不客氣一點,印度這是真的被賣了!而哪怕被賣了,印度還在替人家數錢呢!

現如今,中國已經把好賴話都說盡了。接下來,印度要不是最後慫了跑路,要不就必然上演被驅逐、被俘虜或被殲滅的好戲!

  三、中國蓄勢待發,印度:勝利指日可待?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這句話,真的很適合現在的印度。

眼瞅著大BOSS跟中國眉來眼去,印度國內的媒體覺得不能在這樣坐等了,於是他們放了一個大招。。。

「今日印度」雜誌網站5日從海陸空三方面詳細列舉了印軍相對解放軍的優勢,試圖反駁「中國相比印度更占優勢」。

但只需仔細琢磨,該報道實屬「豬隊友」,列出的所謂「優勢」其實正好暴露了印軍的弱點。。。

  軍隊規模:印軍總兵力更多?

「今日印度」報道稱,在軍隊規模方面,解放軍是世界人數最多的部隊,約有226萬人;而印度現役部隊僅次於中國,約為136萬。如果加上預備役人員,中國軍隊的人數優勢就被削弱了。

當年4萬解放軍揍得30萬印軍滿山跑的歷史,忘了?

地面裝備:印軍牽引火炮占優?

該報道承認,解放軍的地面裝備,尤其是重裝備優勢明顯。例如在主戰坦克方面,中國為6457輛,印度為4426輛;在自行火炮方面,中國為1710門,印度為290門;在多管火箭發射車方面,中國為1770輛,印度為295輛。

不過報道堅持認為,由於解放軍需要防守比印度更廣闊的邊境地區,因此這些紙面上的優勢顯得並不突出。為什麼解放軍非要防守呢?為什麼不是印度一瀉千里呢?

空中力量:中印戰機相當?

報道還提到,中國共有1271架戰鬥機或截擊機、1385架攻擊機;而印度的相應數量為676架和809架。

雖然印度空軍在主要的戰鬥機數量上落於下風,但最關鍵的一點,中國戰機需要守衛的國土面積是印度的三倍。

這個違背基本軍事常識的結論讓人哭笑不得。對了,前兩天印度引進的59架幻影2000戰機,終於摔完最後一架了。。。可謂是全軍覆沒在自己人手裡。。。

海軍:中國將受困印度洋?

「今日印度」網站最後還提到與這次邊境對峙事件關係較遠的海上力量對比。報道稱,雖然印度擁有3艘航母(編者註:印度現役航母實為一艘),中國為1艘。

印度現有的三艘航母名聲在外(競技神號、維克拉瑪蒂亞號、維克特蘭),筆者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也著實不忍妄議。。。。。。

試航中鍋爐起火的維克拉瑪蒂亞號,感覺比任何數據都有說服力啊…

綜上,對付阿三,我們有十足的信心,和豐富的手段,只存在時機選擇和綜合考慮的問題。

從以往兩次邊境戰爭的歷史進程當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對外戰爭是一定會在戰前做足充足的輿論準備的,一旦這項準備工作完成,那麼解放軍的刺刀就該出鞘了。

對於解放軍先禮後兵不打則已,打則重擊的套路,1962年時的印度曾有過深刻體驗。

在上一次的中印邊境戰爭當中的初始階段,印度軍方及尼赫魯政府曾一度將中國方面的「輿論戰」準備當成了「軟弱可欺」,從而制定了進攻意味濃厚的「前進政策」,不斷地指使中印邊境的印度軍隊不斷地向北挺進。

中印戰爭前夕,周恩來總理曾親自訪問印度同尼赫魯商談邊境問題,可惜中方的善意並沒有得到印度的回應

在62年對峙初期被印軍打傷的中國邊防戰士

錯判了中國戰爭決心的印度很快便嘗到到了冒險的苦果。

62年時我軍在東線的反擊作戰示意圖,只三天多的時間,印軍四個旅的精銳便全線崩潰

餓了兩天後被俘獲的印軍第七旅准將達威爾,部署在他前方的第四旅旅長則被我軍直接擊斃

戰役結束之後我軍對印軍戰鬥力的評價是:「大致相當於國民黨軍中的二流部隊水平(一等嫡系中央軍,二等地方雜牌軍,三等土匪保安團)」。

並且這次邊境戰爭也是我國唯一一次全軍自始至終沒有進入過一級戰備的邊境戰爭。(在中蘇、中越、以及對台軍事鬥爭的緊張時期解放軍全軍曾先後七次進入一等戰備狀態)打臉了啊。。。印度!

歷史似乎在重演啊!

編後語

2017年距離1962年已經過去55年了,距離1987年也已經過去30年了。

曾切身領教過中國軍隊鐵拳的印度高官們幾乎已經全部退出了印軍現役,現在的印度決策者們似乎又想重溫一下當年的故事。

在邊境問題上,中國人的道理已經講的差不多了,力量展示的也快差不多了,持續快一個月的中印爭端,是戰?是和?

看兩個溫馨提示吧:

1、快訊:西部戰區空軍直-10、直-8 直升機群挺進西藏高原!

近日,西部戰區空軍某團多架直升機挺進陌生高原,開展超低空搜索營救訓練。然而開展此次訓練,距該團組建僅僅3個月。

2、中國空軍西南某部已換裝殲-10C戰機!

7月30日舉行的建軍90周年閱兵,央視在對空中受閱方陣新質戰鬥力裝備的介紹中,現場解說和畫面不經意間透露出解放軍空軍對印度方向一線航空兵部隊裝備建設最新動態。

所以,大家靜待人民日報說「勿謂言之不預也」和「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軍工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