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空飛鏢-2017的競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如今也進入了實彈打靶階段,俄羅斯為了能夠在競賽中獲得好名次,甚至拿出了蘇-35戰機,人們發現在蘇-35戰機上出現了很多蓋子,實際上這些蓋子都是紅外成像光學探測系統。
在現代戰爭中飛彈逼近告警技術已經非常重要,比如說脈衝都卜勒雷達告警、紅外告警等等,從飛彈逼近這方面來看,紫外告警使用的更加廣泛,比如說在殲-10B或者殲11B等戰機上,都可以看到。不過紫外線警告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因為它不能探測到周圍的戰機,更不能用來導航。
因此,如果真的要在戰機上安裝一款技術性能都很成熟的系統的話,那麼熱成像告警系統才是最好的,也正是因為這樣F-35和殲-20都使用了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而蘇-35的光電偵查系統雖然還沒有特別明確,但是公司對它是這樣描述的:
第一可以360度感知環境,並完成紅外成像。第二擁有自動紅外探測,能夠識別和追蹤目標,第三,能夠經過探測判斷出目標有多大威脅。也正是因為它具有這些硬體條件,所以才判斷蘇-35具備這種系統。
此外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科技時代,一個國家或一個經濟組織的科技越強,那麼其實力也越強。對於軍隊武裝來說也是如此,現代軍隊的科技裝備越先進,往往戰力也越強大。正因如此各個國家都在投入重金研發先進裝備,而有著左右現代戰爭勝負關鍵作用的先進戰鬥機,更是各個國家武器研發的重中之重。
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五代機的是被稱藍星第一科技強國的美國。中國位於第二,於2011年1月11日,國產五代機殲20首飛,此後項目一再加快,如今已服開始服役,前後僅用6年時間。
美國目前仍舊是藍星科技第一強國
如此快的速度,不僅讓西方媒體不適,印度更是著急。作為很早就想成為世界大國的南亞國家,在五代機上自然是不甘落後。但很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受限於自身薄弱的軍工科技實力,靠自己搞難度太大,只能望機興嘆,但是作為一個雄心勃勃的大國怎麼可能輕易就被現實的困難打垮。於是就另尋出路,瞄準了自己的傳統軍火供應夥伴,也就是暫時目前世界軍工科技強國俄羅斯。很早就傳聞印度與俄合作研製第五代隱身戰鬥機T-50,印度出錢,俄羅斯出技術。印度本想借用俄羅斯實現五代機彎道超車的夢想,但實際上確事與願違,按目前來看印度是買了個虧本的期貨。
殲20都已經開始服役了,而T-50由於種種技術原因不過關,從而一再拖延,遲遲不見結果。這讓印度對俄制五代機研發太慢很不滿意,於是這次決定要甩開俄羅斯,開始自主研發五代機了!
俄羅斯依舊是當今世界軍工科技強國
近期有媒體報道,印度耗費20億美金,準備用時三年研發了一款新戰機AMCA,要求五年內服役,且要全面壓制F-22、F-35以及殲-20等已經服役的五代機——此言一出全球為之「震驚」!
世界之所以震驚是因為,中國研發殲-20耗資300億美元,美軍研發F-35花費了600億美金,俄軍的T50與美軍費用差不多,而印度的投入是中國的十五分之一,僅是美國的三十分之一,這也太便宜了吧!
AMCA,又稱:先進中型戰鬥機,這是印度國產五代機項目。印度的目標為設計一款單座、雙引擎、第五代隱形多用途垂直起降戰鬥機,其早期設計方案模型在2009年的印度班加羅爾航展上首次公開。該機將定性為:中型機,其起飛重量在20噸左右。
中國軍工正在快速崛起
印度軍方認為,AMCA五代機計劃的橫空出世,將證明印度擁有了製造隱形戰鬥機的所有技術,更讓印度人自豪的是,AMCA將使用印度自行研製的雷達,印度人認為,這款雷達將全面壓制F-22和F-35使用的相控陣機載雷達,壓制中國的殲-20更不在話下,他們認為,比較美軍的F-22、F-35以及中國的殲-20,AMCA戰鬥機有後發優勢。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現代戰機的研發難度是相當大的,脫離現實往往會被摔的粉身碎骨。雖說印度在軍備研發上一向不惜血本,經費不成問題,但是在客觀技術方面,沒有美俄的支持,自己研發五代機還差得太遠,搞不好又是第二個「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