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伙成新加坡化學奧賽掌門人 六次帶隊一共獲9金

@ 2017-08-08

左二為張盛

7月中旬在泰國舉行的第49屆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新加坡代表隊獲得了兩金兩銀的好成績,帶領新加坡隊取得如此優異成績的,是一名成都青年張盛。他目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化學專業高級講師,還承擔著新加坡國內化學競賽的命題任務。1999年,張盛被保送到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但他放棄了這個機會,當年以654分的成績考入了他心儀的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新加坡化學奧賽命題人是成都小伙子

今年征戰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已經是張盛第六次帶領新加坡代表隊參加國際奧賽了,加上今年的2金2銀,他帶領新加坡代表隊獲得了9金15銀的優異成績。

張盛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有機化學的教學任務,他所在的理學院化學系排名亞洲第一。張盛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博士畢業之後就留校任教,現在已經是學校的高級講師,他從教大一學生的基礎有機化學,到教研究生階段的高級有機化學,張盛在學校的口碑非常好,連續五年,他都獲得了教學傑出獎的榮譽。

從2010年開始,張盛承擔了新加坡化學奧賽的命題任務,其主要任務就是為了發現化學人才,選拔參加國際化學奧賽的選手。這對於老師的能力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既要在學生的知識範圍之內命題,又要能夠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並且題目還要不落窠臼。張盛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這是整個新加坡的化學奧賽領域的最權威人士。由於張盛對化學競賽的考察範圍、思維方式、學習重點、培訓方法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所以他帶隊的這幾年是新加坡化學奧賽史上成績最好的一段時期。近年來常有各國友人赴新加坡交流學習奧賽培訓與選拔經驗。

張盛說,其實新加坡參加競賽的學生也很辛苦,以化學競賽為例,學生花在培訓上需要很多時間。由於學生都是化學學霸,有很強的求知慾望,所以在培訓的選題上既需要能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解題技巧,也需要能夠契合當年的國際化學競賽的側重內容。

放棄清華保送資格考入北大

1999年,張盛從成都七中高中畢業,當年成都市第一次診斷性考試,他考了全市第一名,學校把保送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的名額給了他,但張盛並沒有接受。他的理想就是學化學,最終以654分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入選北大的理科實驗班(現元培學院的前身),大四畢業後,張盛申請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的博士研究生,完成了對高效液相色譜的新型手型色譜柱的研究。

張盛說,他之所以能夠在化學的領域裡取得這樣好的成績,與他在七中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他在七中讀書時候參加全國化學競賽初賽獲得一等獎。當時負責化學競賽的楊洪吉老師,經常對同學們說「讀題三遍,其義自現」,讓同學們仔細審題,反覆探究題目裡面的字句和關鍵詞,自然就能明白命題人的意圖以及解題方向,而後解題過程就是水到渠成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