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龍·馬哈迪─92歲老人的三件傷悲事

@ 2017-08-08

馬哈迪─92歲老人的三件傷悲事

普騰如果爭氣,就應該在無關稅保護下與全球汽車廠公平競爭,讓馬來西亞人民不必將購買汽車當成沉重負擔。

敦馬哈迪1925年生,92歲;一位遲暮老人,至今依舊對國家的發展事事關心,經年與在野黨領袖「共商國是」,其愛國精神令人感佩,足為後生楷模!

不 論其功過,但從在任22年至今退位14年,長達36年政治生涯至暮年期間,相信他的心境經常跌宕起伏,至少有三件事讓他椎心之痛!

第一件事是在接班人事布局上,一波三折!1987年,東姑拉沙里與慕沙希淡連手出擊,在黨主席的較量上幾乎絆倒馬哈迪,那時他才擔任首相6年;椅子都還沒坐熱,就冒了一身冷汗。11年後,亞洲金融危機,大馬經濟嚴重受創,雖然強渡難關,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一手栽培的接班人安華,在一場羅生門事件中被送進了監獄。

 

 

2003年退位,千挑萬選阿都拉接掌首相;納吉時任副首相兼國防部長;當時才退位的馬哈迪,仍具備太上皇的實力,因不滿意阿都拉釋放安華,而且沒有貫徹他退位時留下的重大決策而拉阿都拉下馬;2009年4月3日,納吉正式出任第6任首相,還以為他老人家這下可以安享晚年;但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他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全部都是他一手栽培的接班人,會教他日夜憂心?想想一個92歲的老人,看著落日餘暉,憂國憂民,何等滄桑!長堤彼岸,一個彈丸小島在接班人選安排上卻凡事順利,他如何不羨慕李光耀?

第二件事,回首數十年,他在馬來西亞發展過程的「硬體建設」上,或者表面功夫上,確實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曾經向國民承諾,在任期間,每一年都要給國人一件驚喜;這些驚喜包括國油雙峰塔、武吉加里爾國家綜合體育中心、雪邦F1賽車跑道、吉隆坡國際機場、南北大道、檳城大橋、半湯不水的輕快鐵、布城行政中心,還有令人痛心,全民買單的普騰(Proton)。這一大堆的硬體建設,有些確實造福人民,有些是虛有其表,所以他即使被尊稱為「馬來西亞現代化之父」但不苟同的人也很多。在這尊稱的背後,他是否真的為馬來西亞人民帶來福利?

這些年來,人民的所得增加了?大學的水平提升了?物價和汽車便宜了?基礎工業更發達了?醫療水平進步了?沒有貪污腐敗了?人民更幸福了?種族之間更和諧了?公共運輸系統完備了?路上不塞車了?治安更好了?

 

答案很多是否定的,借鏡鄰國新加坡,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趕,即使日夜兼程,也可能是夸父追日,越追越遠!他曾經如此努力,人民不買帳,他能不痛心?

第三件事,5月25日,中國吉利控股集團正式收購普騰汽車49.9%股權,希望重塑普騰的輝煌。這一間由馬哈迪成立自1983年的汽車廠,其實從來沒有輝煌過;馬來西亞的基礎工業(包括機械、電機、電子、化工)也沒有因此進步,但全民必須因為這間車廠,用了超過國際車價2倍以上的價格買車。

其實在1970年代之後,汽車工業就進入了「紅海競爭」,工業與科技領先大馬10年的台灣,都沒有能力在國際汽車市場上占一席之地,更何況基礎工業薄弱的馬來西亞?當年馬哈迪的想法十分單純,他想把汽車工業當成火車頭工業,藉由汽車工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但事情沒有想像的如此簡單;汽車工業有其基本的「產業經濟規模」,馬來西亞人民養不起一間車廠,所以必須仰賴外銷。但想想,無論汽車質量、外觀設計、售後服務、品牌形象,普騰如何與歐、美、日等大汽車廠競爭?所以只好以內銷為主,為了平衡生產成本,提高銷售競爭力;只好提高外國汽車的入口稅;來保護普騰——這個扶不起的阿斗,各位今時今日,隨便點擊網絡一查,可以知道我們的汽車售價有多高?

我們真的有必要為了保住一間車廠,讓全民把這一項代步工具當成奢侈品?

普騰如果爭氣,就應該在無關稅保護下與全球汽車廠公平競爭,讓馬來西亞人民不必將購買汽車當成沉重負擔。

感謝中國吉利集團搭救,雖然馬哈迪因此有著刻骨銘心的痛苦!

文章來源: 星洲日報/管理與人生·作者:陳芳龍·管理顧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