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雞蛋上門來,古早味炒粿條,一碟只賣五毛錢!
記得若干年前,大家人手一蛋到流動炒粿條攤位前,讓攤販為炒粿條「加料」的陳年事跡嗎?
這讓人懷念的一幕很快就會出現在勿洛南第58座小販中心的「梁記粿條王」。攤主梁津溢(43歲)將從8月8日至8月10日,一連三天舉行國慶促銷,把消失多年的一幕重新帶回現實中。
梁津溢說舉行促銷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在8月9日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跟居民一起歡度國慶;二是帶動人潮,讓鄰里「熱」起來。
「拿雞蛋找人炒粿條,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非常普遍的,有些人甚至連家裡的盤子也帶來,這絕對是老人家記憶里的一部分,四十歲以上的國人對這一幕也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我趁國慶日搞一搞促銷,讓大家重溫過去。」
記者問梁津溢,炒粿條的原價是三元起跳,一碟五毛錢,有賺頭嗎?
他斬釘截鐵回答:「肯定虧!」
但他很快又回到他舉行促銷最根本的原因。「說到勿洛南的熟食,大家立刻聯想到大牌85,其實,大牌58的小販中心,好吃的東西也不少!」
梁津溢說,在三天的促銷里,只要拿著雞蛋上門的,一碟炒粿條只要五毛錢;即使沒有拿雞蛋,一碟炒粿條的價格也不過區區一元。
「市面上的炒粿條,一碟三四元跑不掉,我賣五毛一元,絕不偷工減料,分量也不會少。」
保留古早味!辣椒醬、炸豬油老闆親手做
用料實在,辣椒醬炸豬油,老闆樣樣自己來。
梁津溢說,他小學沒畢業,前後在好幾個炒粿條攤位打工,邊工作邊「偷師」,研究後再改良,炒出來的粿條,味道正宗,保留了古早味。
他的炒粿條,「少油」和「健康」是賣點。
「粿條本身就有油,下鍋時只需一點點油就行,我主要還是用水來炒的,再加進豬油渣、豆芽、魚餅、鮮蛤和臘腸等配料。」
他說,傳統炒粿條,一定得用豬油渣帶味,而攤位用的豬油渣是他親手製作的,把「油」逼出的豬油渣酥脆不油膩,肯定加分。
「攤位里的大小活,我從不假手於人,我每天九點多到攤位,準備材料,炒辣椒、炸豬油等,都是我自己準備的。」
每天晚上9點結束營業時,梁津溢也自己清洗攤位,忙到11點多才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