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乾了8年多,辭職第二天創辦公司,如今身價120億

@ 2017-08-07

程維,1983年出生,江西省上饒人,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小桔科技「滴滴打車」創始人兼CEO。2016年程維以120億元在胡潤IT富豪榜排名第28。2017年5月,當選《福布斯》2017年「全球變局者」。

程維,作為一個跨時代的網絡巨頭CEO,他也有著一些「悲慘」經歷。上學的時候,明明成績很好,十拿九穩的北大清華復旦。但程維高考的時候鬼使神差的漏做了三道數學大題,後來進了北京化工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如果他沒有這段高考失誤,他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發展歷程,這不重要。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出門打車 肯定沒現在這麼方便。

「阿里」征程

2004年,程維大學畢業,大學的這四年規規矩矩老老實實,並無新意,此時他21歲。畢業之後,程維學的專業,並沒有合適的落腳點。於是他開始賣起了保險,在聽到系主任一句,」不是我不幫你,連我們家的狗都有保險了。」之後,程維倍受打擊,毅然決然辭職不幹了。後來還去了足療店。幾份工作下來,成為終於在阿里巴巴「安家落戶」。

開始的時候是在B2B部門做一款「出口通」產品的銷售員,工資也只有1500元。程維的主要工作是向那些做外貿的小工廠、小貿易公司解釋這款產品如何能幫他們擴張業務,說白了就是個推銷員。這一干就是6年,待過5個城市。

程維只花了一年,就把這個最開始只有4個人的銷售團隊的業績做到了全國第三。要知道在當時,同樣的銷售團隊,阿里巴巴在全國有幾百個團隊。這個團隊還有一個賊牛掰的名字:君臨天下。所以,槽叔覺得,一個人如果沒有連「口出狂言」的勇氣都沒有,成功的希望自然也是微乎其微。

此後的8年,程維憑藉他出眾的領導能力和遠見。一路加官進爵,高歌猛進,先晉升為阿里巴巴B2B部門最年輕的區域經理,後來又做到了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在所有人都覺得程維終於熬出頭時,他卻並不滿足於此。想要「君臨天下」的人,怎麼會滿足於寄人籬下。

殺入市場

程維為了此後的大招憋了整整9個月,最終從阿里辭職,選擇了進入傳統打車行業。辭職第二天,他就立馬註冊了小桔科技,開始開發滴滴打車APP。

想要獲得司機師傅的支持並不容易,程維親自上陣將北京189家計程車公司走完之後,只有昌平一家名為銀山的公司願意合作,銀山公司里只有200輛計程車,輪規模也只能算一個小公司。

開始的時候,程維的滴滴接不到訂單,他就找人去打車。為此,程維公司里就有了一個特殊的職業—乘車員,程維每天給他400塊,任務就是繞三環打車。

滴滴打車上線兩個月後,程維公司帳面上就只剩下一萬元錢,程維接連拜會數十位投資人,卻一無所獲。這是他最艱難的時候,但他沒有放棄。他說:「比賽已經開始,已經停不下來了。」正是靠著這份堅持,程維在死亡的邊緣,打了第一個勝仗。滴滴在半年後,單日訂單首次突破1000單。滴滴也完成了 A 輪融資,獲得了金沙江創投300萬美元。

2013年4月,程維在與馬化騰的一頓飯之後,獲得了騰訊集團1500萬美金投資。

內憂外患

博得司機師傅的信任本就困難重重,拿下競爭對手也絕非易事。首先在北京市場幹掉搖搖招車之後,又在上海乾掉了大黃蜂,南征北戰之後,終迎來大敵。

2014年1月,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大戰的背景下,滴滴和快的進行了一場持續兩周的補貼大戰。在這兩周里,訂單量上漲50倍,程維僅有的40台伺服器眼看就要撐不住了。程維連夜給馬化騰打電話求助,騰訊立馬調集了一支精銳技術部隊帶著1000台伺服器與程維和他的技術團隊共同奮戰了七天七夜,重寫了服務端的架構。

在那兩周里,程維的滴滴與快的面對大批的用戶都有些招架不住,只要有一方的伺服器掛了,用戶就會湧向對方平台。只要誰的伺服器先穩定下來,誰的用戶就會得到沉澱。在這場大戰中,程維和他的團隊充分展現出驚人的戰鬥力。

兩周之後,程維手下的一位策略工程師直接就進了老婆產房,另一位工程師的隱形眼鏡已經拿不下來。甚至有人出現了幻覺,大喊一聲「地震了」,所有人都跑下樓之後,才發現並沒有地震。

激烈的補貼大戰之後,培育出了打車市場,除了快的和滴滴,其他30多家對手就都消失了。在補貼峰值時,滴滴快的市場占有率一共達到98%,其中滴滴占到6成,滴滴的乘客用戶也從2000萬激增到1億。也為日後兩家平台合併打下了一個基礎。

但此時,滴滴與快車的戰爭才剛剛拉開序幕。2014年5月,滴滴在停止補貼後,程維又想到打車發紅包這個辦法。通過滴滴紅包,把原先的補貼變成了一個產品,通過大眾傳播擴大影響力。而在此時,快的的「一號專車」正式上線,採用價格補貼戰略開展了商務用車業務。快的再次把滴滴拖入了「專車」的戰場。

內戰未息,外敵又入侵而來。2014年8月,Uber宣布進入中國市場。面對內憂外患,如果要活命,擺在程維面前,只有和快的合併這一個辦法。

「紅顏知己」

這個時候,程維迎來了一位對於滴滴猶如救世主一般的人物——柳青。

2014年6月的一個晚上,程維在與柳青的一頓飯中,因為柳青的一句玩笑話:「不讓我投,我就給你打工吧!」讓程維有了挖走柳青的心思。

在了解了程維的決定之後,天使投資人王剛事後回憶:「程維是個不給自己設限的CEO,我也一直告訴他,要持續找更牛的人加入滴滴,但敢挖柳青還是超過我的想像。」

柳青的父親是中國IT教父柳傳志,聯想集團創始人。虎父無犬子,當時的柳青也已是高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年薪超過千萬。程維挖走柳青可謂困難重重,不論是家人還是高盛都不願意柳青去這麼一個草根企業。為了徹底避開外界干擾,程維在柳青正式加入之前,為她安排了一次和六名高管一起自駕的西藏之行。在高原上,柳青出於對高盛的不舍大哭一場後,柳青下定決心辭職,連夜給親友們和同事分別發了封長信。對她來說,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跳槽——從2002年哈佛畢業後,她就一直在高盛工作了12年。

2014年8月2日,柳青成為了滴滴COO,二號人物。柳青加入滴滴之後,徹底地爆發了她的實力,並正式帶動滴滴走上了一統天下的歷程。

程維對市場的敏銳度、深入一線的執行能力與柳青的人脈資源、國際視野、在資本市場裡呼風喚雨的能力相互疊加起了化學反應。

2014年12月,柳青把所有對這個行業有興趣的投資基金全拉過來,在三個星期內幫助滴滴搞定了F輪7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史上最大的一筆融資。

隨後快的也不甘示弱宣布完成了8億美元的融資。形式再次改變,滴滴和快的市場份額接近,短時間內誰也無法消滅對方。是繼續火拚,還是握手言和共同面對在旁邊虎視眈眈的Uber?

君臨天下

2015年1月21號,程維為了與快的合併制定了代號為「情人節項目」的計劃。在22天後,滴滴快的宣布合併。程維在年初的協議簽署儀式上,留下十二個字:「打則驚天動地,合則恩愛到底」。網際網路歷史上還沒有哪兩家能競爭到這種程度最後還完成合併的先例。隨後,程維主導了合併後的新公司,快的高層也逐漸退出團隊。這時的程維終於有了與Uber正面一戰的能力。

在滴滴和快的合併後,Uber也是出手不俗,30%的降價後,其用戶飛速增長。程維迅速成立「狼圖騰」小組上線快車業務應對。

程維在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拉尼克一次見面中,對方提出「接受Uber占股40%的投資,否則將被Uber打敗」。程維不甘示弱的選擇:開戰。

2016年8月,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國際巨頭Uber在中國虧損超20億美元後,終在中國水土不服,。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程維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不論Uber是否將在其他地方繼續稱王稱霸,程維的滴滴終於在中國君臨天下。

居安思危

即便是終於結束了連年的廝殺,程維依然始終保持著居安思危的心態,隨時擺開戰鬥的姿態。

在高速發展的背後,程維仍然面臨很多挑戰,例如成熟的管理體系,平台的治理能力,以及來自全球市場對手的挑戰。程維在網約車合法、打敗競爭對手以及與Uber的合併之後,並不滿足,程維與他的團隊還有更多的戰役要打。

今年年初,滴滴年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程維在會上表示,2017年希望滴滴能夠成為智慧交通的服務商,並提出了2017年的關鍵詞,即「修煉內功,智慧交通,專車決勝,國際化,洪流落地」。

四年前,滴滴只是程維的一個夢想。當時,他聽到非常多關於出行的抱怨,卻無能為力。在這樣的抱怨聲中,程維做了一位執行者,在經受了無數的挑戰、挫折之後,始終沒有放棄。四年後的今天,程維每天有超過兩千萬單,事實證明,他已經改變了這個社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