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周邊的國家中,日本、越南、日本都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其中做為不和中國陸地相接的日本更是常常以中華自居。「宋亡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就是日本人在明朝滅亡後自居中華的依據,而做為日沐華風的日本在中原戰亂之時,常常成為中國人避難地,也有形成了今日的日本華人。
最早到日本的華夏族應該是徐福所帶的那批人,因此有日本人也主張日本人是秦人後裔。到公元5世紀前後在東北和朝鮮半島漢四郡的漢人也大量進入日本。這些早期到日的中國人和當地土著一起形成了後來日本主體民族大和族。還有一批漢人是在明朝時期到琉球定居的閩人三十六姓,在琉球被日本吞併後也變成日本人,但他們在琉球國時代已經融入琉球族。
明末流亡日本的朱舜水
現在日本所稱的華人大多數是明末和清末前往日本的中國人。1784年以大明人自居的在日本華人約 9百人,但從1871年兩國簽定中日友好條約後,華僑可合法的在日本各開放港口進行經商貿易及居留,於是前往當地人數開始大幅增加。到1876年後,因中、日兩國之間戰爭不斷,致使旅居日本華僑人數起伏不定。1937年日本侵華,導致華人人口結構發生激烈變化,並使旅日華人人數驟降。截至2012年底,在日中國人總數為80萬人,其中,華僑約65萬人,日籍華人約15萬人。
小山智麗
由於根據日本的法律規定,日本人只能夠使用戶籍冊上現有的姓氏,如果日本當地的華人歸化日本國籍時都要強制改姓。如出身中國中國國家桌球隊女子桌球隊員何智麗入日本國籍需要改為小山智麗。
日本華僑華人所從事的行業主要有:餐館、娛樂、貿易、房地產、金融、旅遊、食品雜貨、軟體開發、教育、醫療、文化、藝術等。其中餐館業是日本華僑華人所從事的最大行業,約有7000多家。
近二十年來日的新華僑華人,均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意識不斷提高,經過多年的奮鬥,憑藉自己出色的業績,躋身日本主流社會,在電腦、醫藥、衛星廣播等高科技領域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