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公元155~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第一流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是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嬰的後裔,過繼給曹騰後,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年輕時候的曹操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曾經和袁紹這些紈絝少年一起干過很多荒唐事。有一天曹操跟袁紹提議說:「今天有人結婚,我們去搶新娘吧。」於是晚上就躲人家家裡,酒過三巡後大呼:「有賊!」趁亂其他幾個人就把新娘抬著跑了,袁紹手腳笨,衣服被樹掛住了,叫曹操幫忙,曹操反而指著袁紹說:「賊在那裡。」袁紹嚇得扯破衣服逃跑了。
公元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曹操的家庭雖然與宦官派系有拉扯不清的關係,但他自己卻比較認同清流的理念。在洛陽北部尉任上,曹操對宦官毫不留情,將很受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叔杖死,徹底反出了宦官派系。後曹操以「能明古學」,征拜為議郎。當曹操任議郎時,在輿論有利的情況下,即舉起了反宦官的旗幟。曹操還曾向皇帝上書,為被宦官殘害的竇武、陳藩搖旗吶喊。他上書說陳武等「正直而見陷害,姦邪盈朝,善人壅塞」。曹操連續上書,斥責宦官,這種行動引起人們的讚賞。此後,曹操以騎都尉率軍鎮壓過潁川的黃巾軍,遷為濟南相,再後就擔任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典軍校尉。
風雲突變,因為十常侍之亂,大將軍何進身死,袁紹等人雖然誅滅了宦官,政權卻落入董卓手中。對袁紹、曹操來說,當然是不甘心的。與董卓決裂之後,袁紹離開洛陽,投奔冀州。由於曹操在洛陽的聲望,董卓企圖加以拉攏,任他為驍騎校尉。因為反對董卓,曹操逃出洛陽,來到陳留,在陳留太守張邈的引介下,結識了當地的著名遊俠衛茲。在衛茲的資助下,曹操拉起了一支五千人的隊伍,與張邈聯合舉兵,反對董卓。
但是滎陽一戰,曹操為徐榮所大敗,「士卒死傷甚多」,衛茲戰死,曹操本人也被「流矢所中」,僅以身免。不久,曹操帶同夏侯惇等人到揚州募兵,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給予四千多人,出來大力支持曹操的仍是袁紹。
公元191年,黃巾軍餘部「黑山賊」進入東郡,東郡太守王肱不能抵禦,曹操帶兵支援,並擊敗黑山賊。在袁紹支持下,曹操被任為太守,從而取得了東郡地盤,從此開始穩定和發展。
當時的幽州牧是漢朝宗室劉虞。他頗為仁厚,為官甚有賢名,頗得百姓愛戴。幽州有個軍官叫做公孫瓚,性情桀驁,而且手下兵強馬壯,自然有了不臣之心。在董卓專權之後,公孫瓚與劉虞的關係就更加惡化。漢獻帝既然是董卓所立,就不算合法的皇帝。於是袁紹和冀州牧韓馥聯合,要推劉虞做皇帝。但劉虞不願意做傀儡皇帝,反派人到長安去,朝見獻帝。獻帝正為董卓所困,想要脫身而無法,見劉虞的使者來,大喜。此時劉虞的兒子劉和,還在長安做官,獻帝就叫他回見父親,密傳詔旨:令劉虞派兵來迎。
劉和不敢走函谷關大路,打算從現在商縣東面的武關出去。劉和從武關出來,經過南陽,便被南陽太守袁術扣住,然後派人去告訴劉虞,叫他派兵來和自己的兵會同西上。劉虞果然派了幾千個兵馬來,叫劉和統帶。但這件事被公孫瓚知道了,力勸劉虞不可派兵。劉虞不聽,公孫瓚便串通袁術把劉和拘留起來,而把劉虞所派的兵奪去。這樣既阻止劉虞迎駕的成功,又可和袁術相聯結,他的陰謀似乎穩操勝算了,於是志得意滿,帶兵侵入冀州,想奪冀州牧韓馥的地盤。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又隨其後。韓馥抵擋不住公孫瓚的攻擊,一怒之下,就棄官而去,把冀州讓給袁紹。
袁紹的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就是連續四代都有人作司馬、司徒、司空這樣的高官),歸心於他的人很多,其才能,比之韓馥,自然也要高出幾倍。公孫瓚偷雞不成蝕把米,趕走了韓馥,反而讓袁紹得了便宜,自然是要與袁紹互相吞併。
曹操做東郡太守的第二年,青州黃巾攻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被殺。濟北相鮑信賞識曹操,就勸劉岱手下的人共迎曹操為兗州牧。此時黃巾軍聲勢浩大,曹操和鮑信進兵討伐,鮑信力戰而死,曹操把黃巾軍打破。黃巾軍投降的共有三十多萬人,曹操把黃巾軍精銳的留下,編成軍隊,稱為青州兵。這些都是百戰的悍賊,於是曹操不但得兗州為地盤,手下的軍隊也比較精強了。
這時的各路諸侯,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集團:冀州的袁紹、兗州的曹操、荊州的劉表是一個派系;幽州的公孫瓚、寄居荊州境內的袁術和豫州的孫堅、徐州的陶謙是另一個派系。
兩個集團開始分成北線、南線和東線三個戰場,捉對廝殺。
在北線,公孫瓚出兵進攻袁紹,並發動劉備和陶謙抄袁紹後路。但公孫瓚主力被袁紹打敗,劉備和陶謙也被袁紹、曹操聯合打敗。
在南線,袁術派孫堅攻劉表,一路披靡,圍困荊州首府襄陽,但孫堅在得意忘形之下,被劉表的軍士射殺了,劉表接著就進兵截斷袁術的糧道。
在東線,袁術聯合黑山賊進攻曹操,大敗。退保雍丘,又敗,只得逃到九江。袁術逃到九江之後,將揚州刺史殺掉,占據其地。其首府壽春邑雖然是東南重要的都會,但離北方的政治中心已經比較遠了。陶謙趁曹操與袁術交鋒,又一次發動大軍進攻曹操,攻取了山東的泰安、費縣,進逼濟寧。曹操回軍進攻陶謙,連破了十幾座城池。第二年又繼續進攻,直打到徐州東境。
眼看曹操就要吞併了徐州,卻突然跳出一個呂布來。呂布殺死董卓後,被董卓的手下打出長安,便去投奔了袁術。但因袁術不滿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所以被拒絕,於是呂布改投袁紹,幫助袁紹攻打常山強盜張燕。呂布的武藝是頗為高強的,他手下的軍隊亦頗精練,馬隊尤其得力,攻張燕時,常和其親近將校衝鋒陷陣。但呂布在袁紹處沒多久,便又站不住腳,就又去投奔了陳留太守張邈。
張邈與曹操本來是老交情。曹操起兵討董卓,就是張邈最先贊助他的。曹操東征徐州陶謙,還對家屬說:「我如果死了不回來,你們可以去依靠張邈。」曹操的老部下陳宮,很受曹操信任,被曹操委派留守東郡。但這兩人卻突然反曹了。漢獻帝五年(公元194年)夏,曹操在徐州與陶謙交戰,張邈、陳宮迎來呂布,並反叛了曹操,兗州郡縣到處響應。曹操後方的大本營,由謀士荀彧、程昱主持,只守得鄄城(在河南省濮陽東)、范(今河南省范縣)、東阿(今山東陽穀縣阿城鎮)不失。曹操東征的兵力回軍來救,與呂布相持。
相持百餘日,蝗蟲大起,谷一斛賣到五十多萬錢。漢朝的一斛,相當於後來的二斗,谷價廉賤時,一斛只賣三十個銅錢。現在賣到五十多萬錢,是相當於高出兩萬倍了。此種情況下,曹操只得把手下的兵遣散一部分;呂布也只得移屯山陽(漢郡,今山東金鄉縣)。第二年情況好轉,曹操就擊敗了呂布。
曹操退兵後不久,陶謙生病去世了。陶謙死前,命別駕糜竺往迎劉備為州牧。劉備當上徐州牧,恰逢呂布被曹操打敗,就去投奔劉備,劉備就收容了他。
劉備在徐州立足未穩,尚有袁術在一邊虎視眈眈,不足為曹操之患,曹操就得以分兵西迎獻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