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上台以來,中美關係風波不斷,不過,最近似乎到了最為緊要的關頭。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31日消息,《政治報》(Politico)援引美國政府兩位官員的消息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高級顧問暗中試圖制定圍繞朝鮮局勢背景下針對中國的經濟措施。該報稱,因特朗普對與朝鮮有關的局勢以及北京對該問題的「無所作為」不滿,這些措施旨在「懲罰」中國。
其實,這事並非空穴來風。中青在線7月30日就曾報道,當地時間7月29日晚,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推特批評中國,指責中國沒有在朝鮮問題上幫美國做任何事情,並強調不會讓這種情況繼續。顯然,我們並不能排除以「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著稱的美國,會做出一些針對中國的出格動作來!
第一軍情之前曾分析指出,隨著美國的衰落及中國的崛起,緊隨而至的可能就是中國在某些方面取代美國,在國際事務上具有更大的發言權。但是,霸權主義不會拱手讓出自己的權力,儘管它的力量已經不足以維護它的霸權,但它寧肯摧毀之,也不會輕易讓給中國,這點我們必須有著清醒的認識。
特朗普上台以來,先是退出了TPP,後又退出《巴黎協定》,無視國際社會的呼籲和關切,堅決徹底地貫徹美國優先。對此,連它的鐵桿盟友英國都直言不諱:美國已經從全球秩序的構建者變成了全球秩序的破壞者。如果美國憑藉一些策略性的手段,不足以保證美國優先的話,那麼,它就會通過強化威懾性來實現,也就是以勢壓人,逼迫它國做出妥協。美國最近強迫北約國家把軍費提升至GDP的2%,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整體而言是強硬但缺乏策略,它無視中美之間存在的巨大利益,一味放大中美關係存在的問題,這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美國的頻頻出手。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不僅批准了2017年美軍關於定期在南海開展所謂航行自由行動的全年計劃,而且美國眾議院還通過了「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決定美國軍艦可以靠泊台灣地區港口。同時,自年初以來,美國在半島頻繁進行高強度軍事演習,試圖在朝鮮半島動武,而這是中國的家門口。
為了中美關係大局,中國在對美關係的處理上,始終以合作為主基調,畢竟,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政治經濟體,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同時,我們也不希望中美關係的不穩定性,給世界帶來太大風險,這也是作為大國原本應該肩負的責任,但是美國卻始終對中國的和平發展保持高度戒備,習慣用冷戰思維打量中美關係的未來,這已經成為中美關係的最大障礙。現在,美國不僅不知收斂,還試圖增加施壓力度,直接對中國出招,那麼,對於這種毫無底線放來的「冷箭」,我們顯然絕不會再忍耐。
在國際局勢風起雲湧的今天,究竟該如何應對外界壓力,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已成為極需解決的命題,尤其是面對來自美國施壓的時候。不過,第一軍情始終堅信一句話,那就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很多時候,針鋒相對,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