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胎和二胎2次坐月子時的差別,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 2017-08-01

中國的一項傳統習俗就是,產婦生完孩子之後必須要坐月子,而且必須要坐滿42天才算好,否則寶媽以後就很容易出現「月子病」。所以坐月子期間發生的一些事情總是會成為寶媽們的吐槽點,頭胎和二胎坐月子的時候有哪些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寶媽們的吐槽吧。

1.頭胎不能洗浴,二胎直接上淋浴

曾有不少的寶媽表示,生大寶的時候沒有經驗,直接聽著老人的坐了中式的月子,42天的時間裡不許洗頭、不許洗澡、不許碰涼的東西等等等等,月子坐到一半覺得自己人都要「餿」了,連老公都不敢在跟自己親近,那段日子簡直邋遢到不能回想。

等到生二寶的時候,就已經是「熟練工」了,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等傷口好得差不多就開始給自己上淋浴,每次都把自己料理的乾乾淨淨,心情還好,等出月子的時候覺得自己氣色好了很多。

2.頭胎為母乳狂吃海喝,二胎更科學飲食

一開始的寶媽並不知道生完孩子的前幾天奶水會很少甚至是沒有,於是每每都承受著痛苦去擠奶,但是依舊面臨著家裡人「奶水怎麼這麼少」,「寶寶都餓哭了你還不下奶」等指責,後來自己都絕望了,什麼下奶湯都去嘗試,好不容易出了月子發現自己腰身圓了一圈,死活減不下去了。

有了經驗的寶媽知道寶寶出生之後第一時間該開奶,知道寶寶前幾天飯量很小吃得少很正常,可以忽略掉家裡人錯誤的指導,更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飲食。這個月子坐完,寶寶和寶媽都白白嫩嫩的出來了。

3.二胎需要更多的休息時間

有不少寶媽都是「高齡產婦」,大寶都老大了依舊還在拼二胎。但是畢竟年紀已經大了,身體不如以前,懷孕的過程總沒有年輕人這麼順利,身體恢復起來也沒有年輕人這麼快速,所以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坐月子。

4.二胎寶媽的情緒更加穩定

新手寶媽總是覺得卸貨了就好了,但真等孩子出生之後,就會發現寶寶什麼都不會,只會磨人還有哭,簡直能把一個好好的寶媽弄崩潰。

等到生二寶的時候,照顧孩子的經驗已經學得挺好了,再沒有之前那麼手忙腳亂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