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是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作為高官貴族的富二代,在我們的認知中應該是嬌生慣養,集萬愛於一身的幸運兒。但是格格真實生活要與我們的認知相差一個跟斗雲的距離。完全沒有電視中演繹的那樣幸福,甚至可以說苦逼。以至於很多公主發出「可憐生在帝王家」的嘆息。
翻開清宮醫案,披閱清代史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清代的格格極少有生兒育女者,並且十之有九得了相思病而死亡,因為她們平日很難見到自己的駙馬一面,即便在晚上也很難與駙馬同床共枕,隨意行房。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有悖天倫常理的現象呢?
皇室規矩,公主出嫁的時候即被欽賜一座宅子出宮另住,但不得和駙馬的兄弟姐妹同住。駙馬的兄弟姐妹如果見到公主的面則要行大禮參拜。駙馬住在宅子的外院,公主不宣召,不許共枕席。每宣召一次,公主和駙馬都要花費許多錢才能見面,因為權力都在保母手上,即所謂管家婆。公主若不向保母行賄,保母一定多加阻攔,甚至罵公主無恥。女子大多柔懦,哪有不被其制住的。公主即使進宮面見生母,也不敢訴說委曲,因為情勢隔閡的緣故,即使講了也聽不進去。所以有清一代的公主幾乎沒有生小孩的,有也是駙馬側室所生。如果公主比駙馬早死,則將駙馬趕出宅子,所有的東西搬入宮中,除房宇外進了保母私囊的無法考證。大抵清朝的公主十人中就有九人因相思而死。
清朝格格們出生後,一般都由奶媽餵乳照料,難得與生母見上一面,自出生至婚配,母女見面次數屈指可數。尤其甚者,每當格格出嫁,都由皇帝賜給專門府第,駙馬只能住在府第外舍。如果格格不召幸的話,駙馬是不能隨便進府與公主同床共枕的。但格格每召幸一次駙馬需要花費很大的周折,要花許多銀錢賄賂管家婆奶媽,才能如願以償。如果格格不賄賂奶媽,即使格格宣召,奶媽必尋找藉口多方阻攔,甚至責以恥笑。
清朝公主象民間一樣生子女眾多、夫婦和好的,二百年來只有宣宗的大公主和她的丈夫符珍。大公主出嫁的時候,每次宣召駙馬也被保母阻攔,一年多沒見駙馬的面,非常生氣,隱忍不說。一日進宮,跪在宣宗面前說:「父皇將女兒嫁給了誰?」皇上奇怪了,說:「符珍不是你夫婿嗎?」公主說:「符珍長什麼樣子,我嫁了一年多,還沒見過。」皇上說:「怎麼見不到?」公主說:「保母不讓見。」皇上說:「你們夫妻的事,保母管什麼。你可以自已作主。」於是公主回府,將保母罵了一通,召見符珍,夫婦賢伉儷感情甚篤,生了八個子女,可以稱得上有清以來首屈一指。可見公主夫婦的隔離,皇帝並不知情。清朝二百年來的公主都沒有宣宗的大公主這麼厚的臉皮,每每容忍,神傷而死。管家婆虐待公主甚至比老鴇虐待妓女還厲害。這都是因為宮中授予保母照應公主的權利而又缺乏監督的緣故。
清朝的格格,作為清朝的特定產物已經離我們遠去,格格雖出生在貴族,但是人生沒有自主,木偶一樣的被支配,都是比較淒涼的,而且格格們十之八九都是死於相思的,且大都沒有子嗣。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幾十位格格同樣的遭遇只能讓我們唏噓不已的同時也沒有讓皇家帝王改變一點政策。可見導致格格不幸最大的根源是舊社會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女性大部分是物品和籌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權力。
如果覺得我們的文章非常有趣可以到我們創立的粉絲團點個讚,關注我們的最新原創文章喔!絕不會讓你失望的,求求你們進來點個讚和分享!(關注主頁請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