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瓜叫瓠(音hu)瓜,也叫瓠子、甘瓠、甜瓠、龍密瓜、天瓜、長瓠、扁蒲等等,各地方叫法不一樣,屬葫蘆科,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瓠瓜的變種,莖蔓生,葉心臟形,互生,夏秋開白花,果實的形狀因種類而異,具體的說又分為瓠瓜、葫蘆、匏瓜(瓢葫蘆)和扁葫蘆幾種。
瓠瓜和葫蘆瓜一樣,只能熟吃而不能生吃,且多在夏季食用。因為瓠瓜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且夏天剛好是正值時令,所以很多人都會忍不住用這種食材去做各種各樣的菜肴,最常見還是炒瓠瓜的,這也是比較家常的一道菜。
瓠瓜的食用法同葫蘆相似,有炒、燴、做湯、制餡等,如瓠瓜餅、瓠瓜塞肉、瓠瓜燉腳爪、瓠瓜燉肥鴨、瓠瓜淡菜湯和焦炸嫩瓠瓜塊等,是夏季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瓠瓜的藥用價值很很好,利水消腫,止渴除煩,通淋散結,主治水腫腹水,煩熱口渴,瘡毒,黃疸,淋病,癰腫等病症。
瓠瓜在民間也有許多偏方,如治小兒初生周身無皮,用瓠燒灰,調油搽之;治左癱右瘓:瓠瓜燒灰,酒下;治痰火腿腳疼痛,瓠瓜烤熱包之;治諸瘡膿血流潰,楊梅結毒,橫痃魚口,瓠瓜用蕎麵包好,以火燒焦,去面為末服之。(選方出《滇南本草》
瓠瓜還是道天然美容的食物,據《食物本草》記載,瓠瓜主利大腸,潤澤肌膚,常吃能達到美容的效果。
瓠瓜有治療人類多種水腫的作用,像生活中常見的心臟性水腫、腎炎引起的水腫以及肝硬化引起的肝水腫等都可以食用這種瓠瓜,能起到很好的消腫功效,另外瓠瓜對於人類的夏季煩渴也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可以減少中暑和夏季上火症狀的出現。
瓠瓜還有很好的清熱解毒作用,它對於人類的瘡毒有出色的治療效果,它入藥後使用方法很多,既可內服也可外用,內服以煎湯為主,每次的食用量不會超過六十克,另外它也可以外用,外用時會把它烘乾,直接加工成碎末塗在需在治療的部位上。
瓠瓜外用時對人類的腿腳疼痛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治療時可以把瓠瓜烤熱,然後包起來直接敷在疼痛的部位上,止痛效果是比較不錯的。
最後小編還要友情提醒一下,苦的瓠瓜是不可食用,會引起食物中毒。苦瓠瓜含有一種植物毒素,堿糖甙毒素,且毒素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誤食後可引起食物中毒。誤食苦瓠瓜數小時後,輕度中毒者會出現口幹、頭昏、噁心、乏力、嗜睡的症狀;重度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嚴重的會有生命危險。
苦瓠瓜與甜瓠瓜在外形上不好鑒別,但許多苦瓠瓜的形狀像白熾燈泡。有些外表凸凹不平,含有堿糖甙毒素,具有黃連般的苦味。此外,在食用瓠瓜前應用舌尖舔嘗有無苦味,若有苦味不能食用。一旦發生噁心、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