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未來總部可能搬到北京
IMF總裁:未來總部可能搬到北京
IMF(國際貨幣基金) 總裁加拉德24號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和其他重大新興市場持續成長,並反映 IMF 的表決結構,10 年內,IMF 總部可能由華盛頓遷移到北京。
加拉德在全球發展中心(CGD)在華府舉辦的活動強調,IMF 需要增加主要新興市場的代表性,因為它們的經濟發展和影響力,愈來愈不能讓人忽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章中載明,「組織的總部必須設在經濟規模最大的會員國境內」。從 1945 年 IMF 成立以來,總部就一直設在美國,在加權配額下,目前美國對 IMF 擁有 16.5% 的投票權。
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只要維持在 6% 以上,名義 GDP 就有可能在 10 年內超越美國,這也就意味著,10 年後,IMF 總部可能會從美國華府搬遷到北京。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右)會見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 歐新社資料照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今天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和其他重大新興市場的成長趨勢持續並反映在國際貨幣基金的表決結構中,那麼10年後,貨幣基金總部可能會移往北京。
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於華府主辦的活動中說,總部搬遷是「可能的事」,因為隨著各大新興市場進一步成長和更具影響力,國際貨幣基金勢必要將這些新興經濟體的代表性擴大。
拉加德說:「這很可能表示,如果我們磋商個十年...我們可能就不會駐在華府,而是到北京去了。」
她並說,國際貨幣基金的規章載明,總部必須設在經濟規模最大的會員國境內。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圖)24日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和其他重大新興市場的成長趨勢持續並反映在國際貨幣基金的表決結構中,那麼10年後,貨幣基金總部可能會移往北京。(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今天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和其他重大新興市場的成長趨勢持續並反映在國際貨幣基金的表決結構中,那麼10年後,貨幣基金總部可能會移往北京。
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於華府主辦的活動中說,總部搬遷是「可能的事」,因為隨著各大新興市場進一步成長和更具影響力,國際貨幣基金勢必要將這些新興經濟體的代表性擴大。
拉加德說:「這很可能表示,我們如果10年之後開這個會...地點可能不是在華府,而是我們位於北京的總部。」
她並說,國際貨幣基金的規章載明,總部必須設在經濟規模最大的會員國境內。106072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小檔案
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穩定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總部設置於美國華盛頓特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在1945年創立,並於1991年在北京設立常駐代表處,共有189個成員國加入。
資料來源:IMF官方網站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官網,國際貨幣基金是由189國組成,總部設於華盛頓,職責是促進全球貨幣合作、確保金融穩定、推動國際貿易、提高就業並帶動經濟持續成長和減少全球貧困。
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是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列登森林(BrettonWoods)召開的聯合國會議上構思而成,主要設計者是前美國副財政部長懷特(Harry Dexter White)和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
當時44個與會國試圖建立一個經濟合作架構,以防引發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貨幣競爭性貶值重現。國際貨幣基金於1945年正式存在,當時有29個成員國,目的是重建國際支付系統。
根據維基百科,國際貨幣基金如今在管理收支平衡困難與國際金融危機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成員國透過配額系統繳納資金,面臨收支平衡問題的國家可以貸款。到了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有4770億特別提款權(SDR)。
國際貨幣基金主要目的是確保國際貨幣系統穩定,也就是能讓各國與公民交易的匯率與國際支付系統。國際貨幣基金2012年更新職權,以涵蓋所有關乎於全球穩定的宏觀經濟體與金融機構問題。
根據官網,國際貨幣基金的根本任務是確保國際貨幣系統穩定,從三方面著手,分別是追蹤全球經濟與成員國經濟、貸款給面臨收支困難的國家,以及向成員國提供實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