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有近300萬人假裝在生活...

@ 2017-07-25

「×××城市,有××萬人假裝在生活。」

最近在朋友圈刷屏了!其實在新加坡這個「國家/城市」奮鬥的我們也有著強烈的共鳴。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假裝生活呢?

新加坡沒有人情味

經常聽在新加坡的中國同胞說:新加坡沒有人情味,新加坡人錢多、不熱情。在這邊這麼多年,身邊那麼多新加坡人,沒有一個是交心的朋友。

在新加坡很忙,晚上八九點鐘的地鐵上依舊站著疲憊了一天的人們,疲憊了一天就想回家在床上癱,哪裡還有什麼社交?社交的時間成本太高了!時間長了,人情味就淡了,在這裡只是假裝生活。

都知道新加坡很小,小到只相當於北京的一個區,小到在地圖上只是一個小紅點;但是新加坡又很大,大到我已經不記得聖淘沙的風景,忘記了濱海灣花園的瑰麗,因為我不能時時刻刻感受這個花園城市的溫度......我要生存。

人情淡薄其實不止是新加坡人對外來人,還有我們一起來求學、來做工的兄弟姐妹...同在新加坡,大家都覺得經常聚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回憶起來,我們上次同學聚會已經是一年前了,是時間走的太快還是這座城市讓我們變得淡薄......

在新加坡,交換過名片就算認識,一年能打幾次電話就算至交。如果有人願意從北到南,和你吃一頓不談事的飯,就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了。至於天天見面,天天在一起吃午飯的,就只能是同事。

新加坡究竟是誰的新加坡?

如果讓我推薦東南亞旅行必去的城市,我一定會推薦新加坡,因為這裡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在這裡,你可以講華文就解決衣食住行,這裡有印度人聚集區,有馬來族美食,有中華街—牛車水......但是,問題來了,新加坡究竟是誰的新加坡呢?

新加坡人眼裡:新加坡已經是外國人的新加坡了!

新加坡作為世界有名的移民國家,本地人認為新加坡已經是外國人的新加坡了!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十個人里有六個是口音各異的異國人!

根據2016年新加坡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總人口已經達到560萬+,公民只有341萬,其中還包括第一代移民;而新加坡的永久居民加上各類准證持有者為219萬人,接近40%了,看來新加坡真是一個移民城市。

在新加坡有很多異國人開著好車、住著豪宅、過著讓新加坡人都艷羨不已的生活,他們在這裡享受著新加坡的優越的環境、優質的教育......

外國人眼裡:新加坡終歸是新加坡人的新加坡!

然而外國人覺得,自己始終融入不了新加坡人的圈子。

上周還有網友「訴苦」即使在這裡生活了27年,在新加坡人眼中依舊是「過路人」。作為「外來者」,我們享受不了本土的福利,沒有「家」的歸屬感,心裡很不是滋味!

新加坡是屬於在這裡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的,真正的新加坡氣息是藏在新加坡傳統的娘惹菜里,是藏在他們的Singlish里,是安哥們在樓下巴剎喝的kopi飄出來的獨特香氣.....而我們只能在這裡假裝生活!

說到吃,新加坡貌似是世界美食中心,在這裡你可以吃到印度飛餅、韓國拌飯、日本壽司、馬來西亞菜肴,各種美食齊聚一堂,但是就是沒有家的味道......

在這個小小的國家,抽油煙機的排氣孔都不許設在室外,就意味著「煎炸烹炒」都離我們比較遠了。平時,除了「打包」還是「打包」,跟家人圍坐一起吃頓溫馨的團圓飯,簡直就是奢侈的想像......

我們經常看見新加坡家庭,周末時一家三代人在外聚餐,那是他們的生活,不是我們的......

此時此刻,我們能想到的只是媽媽包的水餃、爸爸炸的魚,是純正的家鄉味,能想到的是記憶中的獨一無二的味道,而不是偏向新加坡本土口味的所謂「中國菜」。

老新加坡人正在努力為這個城市保留著它獨特的氣息。新加坡人的這點生活氣息是從基因里傳下來的,也是從手裡的組屋、公寓里升騰起來的。

當市中心的外國人金領、白領沉浸在年終花紅的亢奮中,新加坡人會氣定神閒的說:「我有好幾套房。」

當來自異鄉的創業者辛苦熬夜加班,幻想著自己就是下一個上市公司總裁時,新加坡人會氣定神閒的說:「我有好幾套房。」

當異國他鄉的銷售精英,簽完一個大單,站在CBD落地窗前展望人生時,新加坡人依舊會氣定神閒地說:「我有好幾套房。」

在新加坡,沒有身份就買不了組屋,享受不了政府津貼,只能買價格高昂的公寓,註定一輩子困在價格高昂的公寓里,被貸款壓著,你憑什麼感受生活氣息?憑什麼氣定神閒?

不想被貸款壓著?租著合租房,和別人公用廚房和洗手間的日子,什麼時候能結束?

工作

新加坡人覺得外國人搶占了他們的工作機會,可是作為在新加坡的外國人,我們做的工作他們本地人又是否願意做呢?

辛苦地在工地做工,經受風吹日曬,拿著微薄的薪水,還要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萬一遇到不良僱主拖欠工資,幾個月的辛苦都打水漂了!

外國人在新加坡,即使持有PR或者DP找工作,一般也比本地人難。更別提工作準證持有者,為了保住准證更是需要勤奮努力。因為在新加坡找工作很難,能找到有準證配額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即使找到工作,作為外國人的我們也很難能融入新加坡的職場,升職加薪更是難如登天。

心態

有人說,是外國人建設了新加坡,如果沒有外勞,新加坡人哪有這麼多美麗的高樓大廈!是因為大量的外國人來到新加坡,這裡變得寸土寸金,造就了新加坡的繁華......是因為我們這些外國人的存在,才有了這個國家多元文化的碰撞!

我們在這裡追夢。

追夢成功的人安居樂業,享受著亞洲頂尖的醫療和教育資源。

我們在這裡追夢。

追夢不成功的人逃離新加坡,回歸故土。

還有300萬的「異鄉人」留在這裡假裝生活。

我們是放棄自己國家國籍的新移民,是拿到永久居住權的PR,是拿著EP、SP、WP的工作人士。對於我們來說,這裡沒有生活,這裡只是少數人的夢想和多數人的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