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何突然對華服軟 這是笑裡藏刀解放軍不能不防

@ 2017-07-23

文|第一軍情

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印度必須撤軍,只有印度無條件撤軍,局勢才會有緩和的可能。因為,現在是印度軍隊越界賴在中國領土上,中國不可能會讓印度長期占據洞朗地區的幻想得逞。如果印度想玩笑裡藏刀的伎倆,那麼最後吃苦頭的仍將是印度自己。對於這一點,印度就不要再抱任何幻想了。

印度軍隊已經越界一個月余,到目前為止對峙局勢似乎仍然沒有緩解的跡象。此前,印度軍方高層曾經叫囂「已經準備好打2.5線戰爭」,還通過炮轟巴基斯坦的方式「宣示能力」,印度外長斯瓦拉吉近日也公開宣稱「所有國家都支持印度的立場,中國如果不撤兵,印度將不會撤軍」,「認為印度不能保護自己是錯誤的」。

僅看印度的這些言行舉止,貌似大有要和中國「強硬到底」的意思。的確,自從55年前那場邊境戰爭結束以來,印度已經在邊界附近盤根錯節地部署了規模龐大的山地部隊和軍事設施,印度也自認為自己的這些布防手段已經足以同時應對中國和巴基斯坦,所以印度才會如此自信滿滿地公開和中國叫板。

 

資料圖:印度軍隊開火

不過,現在的印度在表面示強的同時,似乎也正在暗地裡「換嘴臉」了。就在不久前,印度外交秘書蘇傑生在議會說明中印邊界對峙狀況時公開表示,中印邊境對峙緊張局面更多的是媒體渲染的結果,印度實際上仍然期望通過外交手段和中國解決爭端;而印度政府高層在回應解放軍高原軍事演習的時候也指出,解放軍的演習活動屬於年度軍事演習,實際上和洞朗地區的局勢沒有明顯聯繫,雖然中印兩軍正處於對峙狀態,但是「中國西部戰區並沒有大舉增強當地軍力」。對峙發生已經一個多月,不過雙方部隊僅發生過零星推搡,彼此之間仍然非常克制。

甚至,印度不僅在口頭上表達了「願意降溫」的意願,而且似乎也正準備在行動上「解決問題」。據外媒報道,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可能出席7月27日到28日在北京舉辦的金磚國家安全顧問會議,希望與中國就對峙問題商討解決辦法。如果印度真的將這一消息付諸行動的話,則意味著中印邊界局面有可能會迎來轉機。

 

資料圖:印度火力部隊

一方面派出軍隊強行越界侵犯中國利益,另一方面又主張「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印度這種「雙管齊下」的博弈技巧也算得上有點大國水平了。那麼,印度為什麼這麼急於認慫呢?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印度發現自己碰到壁了,解放軍過去沒有、現在依然不會像印度想像的那麼軟弱,中國的態度也讓印度碰了一鼻子灰,印度既然占不到半點,也只有趕緊找台階給自己下了。

印度所謂「所有國家都支持印度」的說法本來就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事實上,外界現在對於邊界對峙事件更多地是表現出不解與震驚,而中國也就此做了明確回應,解除了國際社會的疑惑。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相信中印雙方能為了和平,合理謀求更好的解決方案。至於別的國家,目前也多未就此表態,相反倒是印度的老對手巴基斯坦在受到印度挑釁之後直接選擇了針鋒相對的回擊。由此可見,印度實際上就是「失道寡助」的一方,懂道理的國家都不會為這樣一個印度站隊。

另外,印度雖然在中國邊境附近部署了規模龐大的山地軍,但是印度的後勤補給一直就是個大問題,西孟加拉邦的動亂迫使印度封閉了道路,這直接導致印軍「前線吃緊」,而中印邊境複雜地形也大大限制了印軍的活動。另據媒體報道,印度軍隊普遍存在身體素質差的問題,現在在邊境與中國邊防部隊對峙的印軍,實際上士氣低落,每天都有十來個人病倒,這種情況如果長此以往,印度只會慢慢把自己拖垮。

 

資料圖:印度軍人素質參差不齊

綜上所述,印度已經認識到自己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強大」,所以急於換上一副溫和的嘴臉,打算一方面讓越界印軍繼續賴在中國境內不走,另一方面又展開外交戰術,想和中國進行長期性的拉鋸戰。

不過,中國可沒有印度想像的那麼好忽悠。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印度必須撤軍,只有印度無條件撤軍,局勢才會有緩和的可能。因為,現在是印度軍隊越界賴在中國領土上,中國不可能會讓印度長期占據洞朗地區的幻想得逞。如果印度想玩笑裡藏刀的伎倆,那麼最後吃苦頭的仍將是印度自己。對於這一點,印度就不要再抱任何幻想了。

 

本文由軍迷圈轉碼顯示查看原文

分享文章到: 

相關視頻

【巴基斯坦強硬回擊印度挑釁,打死4名印軍士兵】 當地時間9日傍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