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降兵是中國空軍建制下的一個兵種,與航空兵、防空兵和雷達兵等兵種並列,除指揮機關,還擁有空降第15軍作為作戰力量。是中國軍隊的一支戰略預備隊,在軍中素有「千歲軍」之稱。
空軍空降兵的前身是1947年由太行軍區組建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也就是後來的第15軍,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赫赫有名,尤其是在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湧現出了黃繼光、邱少雲、孫占元、柴雲振等著名戰鬥英雄和上萬名功臣。為把這支部隊培養成引導作戰和開闢敵後戰場、可以直搗敵軍心臟的一支威攝與實戰並舉的空中勁旅,部隊由解放軍第15軍為基礎組建,第一批成員幾乎全部由陸軍中抽調的6000多名戰鬥英雄和模範的班排幹部組成。在韓戰中浴血奮戰的上甘嶺特功八連和特級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的部隊相繼加入。
圖片:1955年國慶大閱兵上的空軍空降部隊,看上去就像是機甲戰士。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空降兵早已擺脫了步兵加跳傘的傳統模式,成為一支具有裝甲、偵察、特種、炮兵等20多個兵種以及36個專業組成的現代化特殊部隊。隨著我軍在空降技術和空降設施方面的長足進步,隨時能降,降之能戰,戰之能勝已經成為中國空降兵部隊的顯著特色。
從2014年開始,中國空軍空降兵的兵種專業序列里,增加了一個新名詞——「機械化空降兵」。我空降兵第15軍下屬的摩托化空降團,以國產03式傘兵戰車為核心,改編為機械化空降團。中國也繼蘇聯/俄羅斯以後,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團級以上機械化空降部隊的國家。目前世界上只有中俄擁有機械化空降部隊,美國已不裝備傘降裝甲戰鬥車輛。
目前空降第15軍擁有空降第43師、44師和45師三支師級作戰單位,以直升機航運團、特戰團,通信團等直屬部隊。其中44師為軍教導部隊,有完整的師級領導機關和架構,但主要負責訓練傘兵,這是我軍空降部隊獨有的以師級單位為教導隊的編制,是對技術要求很高的空降作戰的特殊編制安排。空降43師則是快反部隊,目前正在向直升機機降部隊發展,未來將成為中國版的101空中突擊師,承擔戰役級別的直升機機降作戰。
空降第45師是空降15軍作戰能力最強的部隊,是全軍的戰備值班單位,也是唯一的重裝空降師,整體裝備趨於裝甲化和機械化。早期的空降第45師是個輕裝師,只有少量吉普車和牽引火炮的輕型越野卡車能夠空投。從80年代末開始,空降第45師下屬2個空降團改編為摩托化空降團,1個炮兵團改編為摩托化空降炮兵團,裝備了國產東風空降越野卡車和南京空降越野車空降突擊車,能夠運載122毫米牽引榴彈炮,25毫米雙聯高炮和107毫米牽引火箭炮。在90年代又批量裝備凌雲輕型空降突擊車,傘兵的機動性得到加強。
空降45師下屬二個空降團和一個炮兵團,分別為空降133團和134團,空降炮兵132團。該師擁有兩個聞名全軍的榮譽連隊:上甘嶺特功八連——第45師第134團8連, 黃繼光連——第45師第133團2營6連。2014年,空降第45師接受改編,下屬的133和134空降步兵團改編為機械化空降團,每個團下轄3個戰車營9個戰車連,裝備近百輛03式傘兵戰車。
中國空降兵單兵裝備
2009年以後,中國空軍空降兵開始高度重視特種作戰和高空跳傘,以前空降兵的特種跳傘最大高度為4000米左右,普遍應用高度只有幾百米。為了突破跳傘新高度,採用先地面體驗、再使用風洞模擬、最後高空實跳的方法。組織特戰隊員、傘翼骨幹從5500米高空,進行了「高空跳出低空開傘」、「高空跳出高空開傘」等高風險課目訓練。同時根據高空跳傘滲透作戰的特點,研製了特種頭盔裝具、6000米供氧呼吸器、高度表等專用高空跳傘設備,使中國空降部隊終於具有了高空傘降能力,高空跳傘水平緊追美軍,顯著提升了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2014年中航工業高原空投空降試驗。
圖片:美軍高空特種跳傘的裝具。
2015年8月,央視軍事頻道報道原蘭州軍區第21集團軍特種作戰旅赴青藏高原首次5000米傘降的事跡,首次曝光了解放軍特種作戰的HALO高空跳傘裝備。HALO跳傘就是俗稱」高跳低開「的跳傘戰術。特種部隊在進行滲透任務時最喜歡選用這種方式,在5000米以上高空實施跳傘,可以使飛機在雷達搜索範圍外投入作戰力量,有效提高特種滲透作戰的隱蔽性。
上圖是中航工業試飛高空跳傘系列設備,試驗中國特種部隊乘坐伊爾76運輸機高空跳傘滲透作戰所使用的裝具,完全不輸美軍。
經過十幾年發展,中國空降兵的裝具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2014年6月,空降兵使用大型運輸機,首次在高原地域成功實施海拔6000米高空重裝空投,突破我空降兵部隊高原機械化作戰瓶頸,填補了我國海拔4000米以上高空重裝空投空白。2016年7月21日,空降兵聯合西部戰區航空兵開展了高原合成空降營成建制傘降訓練。這在我空降兵歷史上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中國的跳傘技術比較特殊,既有師從美軍,並有實戰經驗的國民黨傘兵流傳下來的部分技術,也有建國後師從蘇聯,全套學習蘇軍空降兵的傘兵技術。所以與目前美俄軍空降兵的一些習慣和技術細節有所不同。例如俄軍空降兵在跳傘時,槍械通常摺疊起來,插在胸前備份傘包裡面,使用很便捷,但在落地時劇烈翻滾時很容易受傷。
而中國空降兵則將95式自動步槍裝在專用槍套里,掛在背後的主傘包一側,很容易在跳傘的空中取出射擊。美軍則不強調什麼空中射擊,多將武器置於吊袋內,夾在兩腿之間。
圖為50年代末,空軍空降兵部隊進行氣球跳傘訓練,當時使用的是從蘇聯進口的輕型系留氣球,這是一種非常危險,危險異常的氫氣球,絕對嚴禁吸菸。
中國空降兵還有個很特別的規矩,這是個嚴格規定,所有進行空中跳傘的人員,都必須自己摺疊自己的降落傘,旁人不能代替。所以中國空軍空降兵從軍長到普通傘兵,都自己疊傘,沒有人代替。不管你是誰,在空降兵這裡都一視同仁。每年年初空降兵進行開年第一跳的時候,往往軍長、師長帶頭跳,這時候,空降軍的各級領導都是在跳傘前一天自己疊好降落傘。
空降兵的生命在空中只有19秒,別小看這「黃金19秒」,這短短的時間是決定空降兵生與死的關鍵。舉個例子:如果一名空降兵在800米高處跳傘,在主傘實效而備用傘又實效的情況下,傘兵以自由落體速度下墜到地面,只需19.2秒的時間。
中國空降兵組建之初,傘兵疊傘也由專業疊傘員來進行。在50年代中期,連續兩年多次發生開傘故障引起的傷亡,例如1955年10月10日,一名戰士因主傘和備份傘相纏繞而墜地犧牲。1957年4月5日,一名戰士因主傘開不正常,打開備份傘後再次失效而墜地犧牲。從此以後,中國空降兵就開始要求傘降人員自己疊傘。
美軍空降兵則執行完全相反的體制,美國傘兵的傘,都由專門的傘務保養分隊來疊傘和保管,傘兵在取到降落傘以後,只負責檢查傘包完好就行,無需自己疊傘。例如美軍第82空降師就有一個連負責疊傘,每年可疊73000頂傘(可推測其每年跳傘訓練強度),每個T-11型降落傘要疊13個步驟20分鐘 ,每個士兵訓練16周後上崗,每天疊15個傘,定期輪換。2015年該連的疊傘標兵是自己疊了1073頂傘。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正處於中美兩國的蜜月時期,為了對抗蘇修,北約將中國視為編外准盟國。中美兩軍的交流也很廣泛和頻繁。1987年美國陸軍空降兵的一名將軍訪華,在赴武漢視察中國空軍空降兵第15軍時,提出了想與空降15軍官兵一起乘機跳傘的要求,經過研究我軍同意了此項請求。在跳傘前一天進行整備工作時,這名將軍被中國空軍要求由他自己來疊傘,美國人提出他們的傘兵都沒有自己疊傘的習慣,但中國空軍不為所動,堅持要求美國將軍親自疊傘,否則不能跳,這令美國將軍和他的陪同人員非常驚詫。
將軍最後還是同意了中國方面的要求,在上了近一天的培訓課以後,將軍親手疊好了自己的降落傘,簽名並打好鉛封,第二天身背寫著自己名字的降落傘飛出機艙,從而成為第一個在新中國境內跳傘,落地後沒被槍斃或俘虜,反而成為貴賓的美國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