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籍臺南市長賴清德日前接受電臺專訪,強調「主張臺獨不變」,在「親中愛臺」論引起「獨派」質疑後,重新梳理了他的「臺獨」新論述,把自己拉回到鐵桿「臺獨」的位置。
圖片擷取至網路
對此,中評社11日發表分析文章指出,賴清德從政以來,本是鐵桿「臺獨」,日前的「親中愛臺」從他口裏説出來,掀起了議論。賴清德傾洪荒之力,詮釋這個新説法,「獨派」社團還是對他的論述打了一個大問號。
賴清德不評論臺北市長柯文哲參加雙城論壇,提出「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説法,避免出現挑戰柯文哲的戰場;但願意跑到臺北,接受電臺訪問再一次的闡述他的「親中愛臺」,這回他説的更徹底,連特殊的「兩國論」也跳過了,直接説支援「臺獨」不變。
儘管「臺獨」不可能「親中」,但要説賴清德不懂國際關係現實、不知兩岸利害關鍵所在,那就刻意低估了賴的政治判斷。
圖片擷取至網路
賴清德回到鐵桿「臺獨」立場,及時調整步伐,走「尊蔡」路線,強力擁抱深綠、讓「獨派」堅定對他的信任,在民進黨內不挑戰當家者,在綠營不製造新敵人,其重要性遠勝於更上位的兩岸與國際政治。
反過來看,如果賴清德因為一句「親中愛臺」,喪失了「獨派」信任,當基本教義派琵琶別抱、賴又很難向中間選民移動,臺南市長剩下一年多任期的賴清德,在黨內的聲望及未來性也將大受影響,將不利他未來在黨內問鼎大位的機會。
圖片擷取至網路
賴清德説「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不能代表臺灣當局,但他已在「親中愛臺」風波中,重新梳理了他的「臺獨」新論述,要再一次鞏固「獨派」對他的信任。從民進黨當局不敢碰法理「臺獨」情況下看,至少在柔性「臺獨」、文化「臺獨」上,賴仍然坐穩頭號旗手地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