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藝術造型實用教材 ——《嘯傲風雲》之感想

@ 2017-07-21

圖為張志剛《嘯傲風雲》2017年4月1日新芽萌動樹相

【盆友感悟】

盆景藝術造型的實用教材

——《嘯傲風雲》之感想

撰文|空港

《嘯傲風雲》稱得上是盆景藝術造型的實用教材。因為,它符合教學的基本法則。整個製作過程能因地制宜、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突出重點;最可貴的是作者多年來不斷地對材料進行創新、取捨、培置、注入思想;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得到了如此佳作。

《嘯傲風雲》是張志剛先生多年的心血與嘗試。從藝術的角度出發,發揮作者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藝術作品都要發揚個性、保持共性,大膽創新、勇於改變。但創新與改變不等同放任自由。 

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如此,如音樂:有一種歌曲的改變叫演繹,另一種改變則叫跑調,因為它沒有了章法,之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這個道理。

《嘯傲風雲》稱得上是盆景中演繹佳作。作者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和那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一種學習境界,給盆景人作了很好的示範。我們從中領悟到作為一個盆景藝術的製作者應該有一種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必須具備以下自身的條件:(一)感知能力,(二)知識面,(三)製作技巧,(四)創造力。

《嘯傲風雲》為盆景人起到了一定的示範作用。達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值得一看。

圖1、2006年3月樹照

圖2、 2010年8月剪截後樹相

圖3、2011年4月樹相

圖4、2012年2月樹相

【佳作賞析】

張志剛的新作《嘯傲風雲》賞析

薦圖|張志剛 

撰文|張先覺 

本文為張志剛、張先覺原創,首發「中盆會花卉盆景賞石」   

張志剛創作的《嘯傲風雲》可以說是對對節白蠟樹種製作盆景一種新嘗試,也是作者踐行動勢盆景藝術理論的又一次實踐。我就這件作品以我的審美側面來對其進行賞析並與大家交流。

《嘯傲風雲》對節白蠟作品基部粗90cm,成型後高150cm,寬260cm。盆長170cm。在2002年曾作過第一次裁樁,歷經15年的跟蹤呵護與剪紮,現已是枝走龍蛇、汪洋自姿了。

這件作品最先經過了八年時間來蓄養第一級過度枝,之後又在局部的調整中作過一些大的剪裁,以實現與原枝托的自然吻合過渡來呈現枝幹的自然延伸。    

作品若完全採用蓄枝截幹技法,顯然是不適宜我國北緯30度附近地區植物生長的物候條件,這樣不僅會耗費大量的過渡生長時間,還會導致對節白蠟反向枝(下細上粗)的節點增多,勢必造成枝幹運勢漸變的不流暢。

一個生樁的培育,都有一個枝幹過渡的生長期和頂枝豐滿期,相對後者而言,過渡生長期是比較長的。一旦過渡到位,便可在較短的年份內完成各級枝條的後期豐滿,這個時間段比是漸縮的。用這個觀點來審視作品的出枝,特別是右側那個牽一發動全身的神筆大探枝。伴隨這個探枝的過渡到位,其他部分也相應過渡協調了。作者的獨到之處,在於他不僅控制了對節白蠟愛長反向枝的生理弊端,而且把握了從生樁開始,恰到好處的對一級出枝的走向和整體構勢有了初始的無暇掌控與蓄養,這在塑造一件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高級審美能力和完美的藝術責任感,這是力求對一件樹樁盆景所秉持的一絲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圖5、2013年2月樹相

圖6、2014年7月樹相

圖7、2014年12月樹相

圖8、2015年3月上盆前樹相

圖9、2015年6月修剪後樹相

圖10、2016年3月樹相

圖11、2016年5月修剪後樹相

圖12、2017年3月樹相

作品的演化過程,在隨著時間的延續中逐漸昇華。在我們看完了此樁從地栽到可登大雅之堂的盆景藝術作品時,我的感受是這樣的:

作品構圖恢巨集,枝圍照應,樁形矮霸,層次分明,探枝與頂枝一改截幹擇向分枝的嶺南定勢,作者採用了「截幹引枝蓄枝」相結合的方法。這是根據樁材原生地相似緯度地域氣候特點,而結合的最為科學的蓄枝方法。這樣做出來的作品更顯枝運流動,極具畫感。探枝先揚後探,既增加了探枝的空間佔有感,也彰顯了探枝的曲線美與收而放之的力度感。而探枝大轉彎處的拐生小枝,點睛了探枝底部空間缺實的精彩,這是對嶺南盆景風格中忌位出枝的大膽嘗試。    

頂枝保留了張志剛《舞動的山林》的出枝風格,低而迂迴,平而披靡,自然而不盡野,交織而有枝序,層間師法生態,虛實匠不掩師。

我們再賞析左邊的輔樹:連理倚靠,成層收斂,高不贏頂,張不奪景,既有平衡整體構圖之輕重,又有烘托主體畫面之氣勢;厚而不重,密而不臃,主輔二樹間大菱形空擋蓄一徊行枝,既破解了封閉框形的審美之忌,又彰顯了作者極高審美慧眼之技巧彌補能力;粗壯的出根蠻腰理部,替代了附盆延伸的蔓根;整樹呈現基穩厚實,根盤適度,巋然不移,不失佳作。    

筆者借作品初次問世之機,挑剔點也許是作者的意喻風格,也許是有待調整的空間:一是結頂還可建頭,力破平斜之大頂;二是相對左輔樹主幹而言,有待時日,使大探枝π形彎處再增粗一點,經敲打使其皮態蒼老一點,不妨形象思維一下,那將幾近完美的止於至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