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在路上,走在我前面的是一對母女,走近的時候,不經意聽到她們這樣的對話:
母親:「媽媽剛好有事,沒等很久吧?」
小女孩:「你上次也來遲了。」
母親:「媽媽臨時有工作呀,實在沒辦法,媽媽已經給你道歉了,下次媽媽早點來接寶貝,好不好?」
小女孩甩開媽媽的手:「媽媽不好!」
可憐天下父母心,看到那位媽媽滿臉的疲倦,她平時為了早點接孩子,少不了得忍受領導同事的白眼,而女兒卻沒有同理心,也不理解她的難處。
在旁邊看著這一幕,我也覺得有點膝蓋中槍。
02
當媽的都有這種經歷,有時你跟孩子講道理,孩子根本就不買賬,敬酒不吃吃罰酒,甚至非要我們生氣了,才勉勉強強聽話。
「媽媽出門要遲到了,聽話,快穿上鞋子!」
「請不要來打擾媽媽了好嗎,我在忙呢!」
我發現每次以「聽話,快去」、「你不要」、「請你快點」開頭,往往和孩子溝通起來特別費勁。
為什麼有時候不管我們怎麼說,孩子就是不理解呢?
而在多次的焦頭爛額中,我也終於摸索出一個跟孩子順利溝通的方式,就是多對孩子說:謝謝你!
03
有回小叨他爸在處理工作,小叨湊過去要爸爸陪他玩,我見著就偷樂了,沒想到啊你也有今天。
心裡盤算著,等老公招架不住了,我就過去當一回美女救英雄嘿嘿。但卻沒想到,沒機會了。
只見老公對小叨說:爸爸要工作半小時,忙完後馬上再找你玩。謝謝你支持爸爸工作!
哎?沒想到小叨就這樣聽話了,屁顛屁顛跑開了,還回頭對爸爸喊:工作要加油哦!
我頓時覺得,這麼好說話還是我的親生兒子嗎?老公不過是對孩子多說了一句「謝謝你」,竟然比我之前煞費心思地鬥智斗勇有用得多!
受此啟發,每次自己要忙事情前,都先對小叨說:媽媽要開始工作了,忙完馬上陪你玩,謝謝你的支持!而小叨大多數情況都願意配合。
回過頭看之前經歷過的一地雞毛,為什麼對孩子苦口婆心的勸導卻沒有效果?難道簡單一句「謝謝你」隱藏著洪荒之力?
其實不然,孩子能聽進去,僅僅是因為「謝謝你」這句話讓孩子獲得了肯定和尊重。
04
想起以前一位前輩告訴我, 語言的力量遠遠比你想像中的大。
尤其是當孩子面對比他強大很多的大人時,家長說的話都會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
試想想,當孩子聽到「聽話,快去」、「你不要」、「請你快點」的時候,其實不管我們怎樣壓抑自己的煩躁,我們的語氣和表情,都會在不經意間出賣我們。
孩子是何等聰慧的小生物,他會感受不到大人的不耐煩嗎?在這樣的溝通中,我們和孩子的情緒都變得非常不好。
但是,如果這時我們換一個說法, 真誠地對孩子說「謝謝你」,那麼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種積極的力量,以及大人肯定和尊重。
大人信任孩子能按照約定,能完成自己的事情,而被信任的孩子,也更能理解和配合大人的要求。
甚至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謝謝你』來表達『對不起』。例如之前遇到的那對母女,媽媽接女兒遲了,可以對她說「孩子,謝謝你這麼有耐心等我!」、「孩子,謝謝你理解我的難處!」、「孩子,謝謝你支持我!」
這樣的話,小女孩應該就不會斗氣地認為『就是媽媽的錯』了,因為媽媽傳遞給她的是理解和肯定,相信她也會理解她的媽媽。
所以,多對孩子說『謝謝你』,是在傳遞滿滿的正能量,能讓孩子感受到積極樂觀的情緒。
05
盡管每個人的育兒路都不同,但我相信,好心態是前提,好方法是過程,好孩子才是結果。
有時遇到一些朋友說自己孩子愛粘人,有些朋友說自己的孩子從不理解自己,有些朋友說自己孩子特別難教。
當我們因孩子的種種問題頭疼時, 不妨試試調整心態和方法,多對孩子多說「謝謝你」,平等對待孩子,信任和肯定他。
孩子的成長就像一面鏡子,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自己對他的影響,暴露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但同時,也有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的機會。
所以,我也要對我的孩子說,謝謝你耐心等我這麼久,謝謝你忍耐我的壞脾氣,謝謝你,孩子。
菜媽不叨叨:一事一謝,讓孩子從『謝謝你』中學會理解!
點選以下圖片,進入我們粉絲團給我一個讚,更多育兒、孕育、親子相關文章等著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