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20日訊)美國國務院報告指出,政府縱容的宗教不容忍、伊斯蘭教政治化,成為馬來西亞社會激進化的驅使因素。
美國國務院發布《2016年反恐形勢報告》,對全世界各國的反恐形勢和反恐措施做出總結,其中在馬來西亞部分,報告指出,一些非政府觀察員認為,可能導致馬來西亞社會激進化的驅使因素,包括政府默許的宗教不容忍、扼殺政治異見人士和公民運動、伊斯蘭教政治化、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鴻溝加深。
美國國務院指,馬來西亞利用國家安全法逮捕、監禁、騷擾和恐嚇批評者和政治反對派。去年11月,警方動用《2012年國家安全(特別措施)法令》逮捕了一名社運領袖,將她單獨監禁10天。
報告說,在2014年由於受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和外國恐怖主義分子威脅,馬來西亞將恐怖主義和恐怖主義融資風險層級提升至「高」水平。
在馬來西亞情況,報告指出,馬來西亞「自費」的恐怖分子數量不斷增加,特別是出現恐怖分子通過家庭、朋友、網絡籌集資金,以前往加入「伊斯蘭國」戰鬥,這些人雖然占「小部分」,不過數量持續增加。
報告顯示,去年1月至10月初,馬來西亞政府共提控了12宗涉及恐怖主義的金融案件,其中2宗已經定罪。
「非正式匯款給反恐帶來脆弱性,成為恐怖分子資助者濫用的漏洞。」
馬來西亞持續進行強而有力的監管和執法行動,對付在非正規經濟中運營的未經授權貨幣服務業。
報告指出,為了收集反恐情報,馬來西亞廣泛要求業界進行《認識你的客戶》(KYC),用來收集資料,並要求金融機構通過可疑交易報告,及時上報涉及任何非法活動收益的可疑交易。
另外,非營利組織必須向社團註冊局提交年度財務報告,執法機構也與社團註冊局、慈善機構合作,防止非營利組織被利用,成為恐怖主義融資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