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秦嶺深處的農戶人家,每到冬季時分,就會集體上山砍伐一種叫做「松亮」的東西。城市人對「松亮」可能會感到比較陌生,其實形象地說,它就是松樹長出來的「癤子」。當地人為什麼要砍伐「松亮」呢?原因之一就是「松亮」裏面含有油脂。解放前秦嶺深處沒有通電,可以它用來引火照明,現在通電了,則可以拿來燻肉。圖為一顆松樹旁邊多長出來的一部分,就是當地人喜歡的「松亮」。
圖為當地農民為了砍伐「松亮」,往往要冒著危險爬到松樹的最高層,「松亮」一旦點燃,還會有一些香味,起到驅蚊的效果。
圖為冬季是砍伐「松亮」的最好季節,許多農民往往不分白天黑夜,抓緊時間進行砍伐,天快黑了也不休息。
圖為「松亮」被砍了下來,可以看到,當用斧頭把「松亮」劈開以後,裏面是顏色深而透亮的油脂。
圖為如何更好的使用這些「松亮」呢?一位農民給我們做了示範,首先是要用斧頭把松亮一點點劈成小塊。
圖為被劈開的「松亮」,怎麼樣,看上去是不是覺得有些眼熟,像不像一塊塊被整齊切開的臘肉。
圖為老農用「松亮」作為引火之物,在過去,秦嶺深處每到夜間就漆黑一片,還有豺狼虎豹出沒,對當地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可是有了「松亮」,也就可以時時引火,驅走黑暗。
圖為「松亮」被點燃了,老農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至於「松亮」在秦嶺地區到底是何時開始使用的,到現在還真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圖為老農將「松亮」點燃作為引火之物,其實當地人已經把「松亮」的用處摸透了,這種東西在當地有大用處。
圖為秦嶺深處的一戶普通人家,房前屋後到處都長滿了松樹,有松樹就有「松亮」,有「松亮」就有生活的希望。
圖為一塊「松亮」被拿在手上,「松亮」雖然在當使用較為普遍,但是它的生長週期還是比較長的。一塊大而好的「松亮」至少要長到十年以上才能成材。
圖為當地人正在劈「松亮」,不可否認,「松亮」已經成為了當地人生活中的好幫手。無論是引火,驅蚊還是燻肉,都大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