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寶寶分房睡,最好到了這個歲數,不然容易損害孩子安全感和心理健康!

@ 2017-07-18

導讀:對於年紀過小的孩子來說,母親不在身邊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所以分房睡,最好不要早於這個年紀。

一個快3歲的小孩媽媽說,希望兒子能獨立,所以就開始嘗試跟他分床睡覺,原以為好心卻成了惡意。第一天晚上,當夫妻倆準備關燈躺下的的時候,兒子隔三差五地跑過來敲門,不是說自己的玩具超人在媽媽房間,就是說看到小蟑螂爬進媽媽房間·····爸爸對著門說,趕緊睡覺去啊,不要以為你這點小心思就想糊弄,再不回去就要打屁股了。然後就沒有聽到兒子的聲音,估計是回自己房間了。

第二天一早,打開房門,竟然看到兒子正蜷縮在爸媽的房間門口睡得正酣,原來他自己半夜從房間拖來小蓆子、小枕頭、小被子……媽媽立刻哭得稀裡嘩啦,爸爸眼睛也濕潤了,到底是父母太狠心,還是孩子太聰明瞭?開始了差不多半星期的分床計畫以失敗告終! 

幾歲分床睡最合適?

一般來說,父母可以從孩子3歲後慢慢嘗試跟孩子分床睡,到5歲前完成這一過程比較合適。

但上小學後還沒分房睡,就有些晚。孩子太小跟父母分開睡,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可能會產生被媽媽拋棄的感覺。另外3歲內的寶寶由於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父母的陪伴睡覺會害怕,會影響寶寶的性格和交往能力。

 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太早太晚都不好。至少要等到孩子滿3歲後才考慮分房睡。孩子太小時跟父母分房睡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如果讓孩子在3歲前跟母親分離,孩子就可能會認為母親沒有了,或認為被母親拋棄了,從而傷害到心靈。對於不到3歲的孩子。

由於自我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沒有了母親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沒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問題。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3歲前,會有一件特別喜愛的東西,如一個公仔或一條毛巾,每晚睡覺時一定要抱著睡?這是因為這個年齡孩子的腦海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母親形象,於是,在孩子的潛意識裡。

這個公仔或毛巾就是母親的象徵,抱著它睡,就可以確保母親不會離開。所以,即使很舊很髒了,你也很難從孩子身邊拿走它。因此,讓3歲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同樣,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孩子成年後則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產生心理問題。比如產生各種焦慮障礙或神經症、人格障礙、適應性障礙、人際關係困難等。

所以,孩子5歲左右較適合分房睡。

點選以下圖片,進入我們粉絲團給我一個讚,更多育兒、孕育、親子相關文章等著你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