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額頭變黑,只因為父母錯用降溫貼!關於降溫貼的用法,這些誤區你知道嗎?

@ 2017-07-17

孩子生病了,家長一定很著急,可是一位家長的遭遇卻給大家提了個醒。7個月大嬰兒使用退燒貼後額頭變黑,退燒貼到底有用嗎,它的這些使用誤區你得知道!

貼降溫貼部位出現紅疹。

相信不少爸媽會在家中常備幾貼退熱貼,為的是在孩子發熱時能有個應急的降溫法,甚至還有大人在發燒時沒有退燒藥也會應急來一帖!然而,大陸一個7個月大的小男嬰發燒了,父母再給他用了降溫貼後,孩子的發燒就好了,後來通過藥物控制了孩子的體溫,但是額頭發紅逐漸變黑,如今一個多月了,黑色依然褪不掉。王先生說他和妻子在母嬰店買了幾包冰寶降溫貼。

醫院診斷為黑色素沉澱待查

退熱貼上寫著使用中如果皮膚發紅,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可自愈。就沒多想,可使用降溫貼20天後,孩子的額頭都沒有任何好轉。我趕緊帶孩子到醫院,醫生看過之後說是色素沉澱,什麼時候能好,要看個體情況,也許一個月,也許兩個月,也許很久都下不去。王先生拿著的西安市兒童醫院的病歷上寫著, 初步診斷為黑色素沉澱待查,建議患處皮膚防曬,觀察隨診。

降溫貼或誘發過敏性皮炎

醫院皮膚科教授們紛紛表示, 臨床中,經常會出現小孩因貼降溫貼過敏的案例。有些孩子貼了降溫貼後,會誘發接觸過敏性皮炎,形成色素沉澱。這種色素沉澱會在半年左右慢慢變淡,但徹底消失的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可能要3-5年。王萬卷教授提醒家長, 孩子發燒了,應儘快到醫院就醫。此前也有不少寶寶因為貼敷退熱貼起了紅疹。

今年5月份,1歲半女嬰突發38.5度高燒,家長用退燒貼3小時後,孩子提問升了1度,額頭還出現2處紅腫流膿!去年一位家長因孩子發燒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因考慮到孩子太小了,怕打針吃藥對孩子有影響,所以給孩子買了退熱貼使用,結果半小時後,孩子額頭皮膚紅腫也沒有消除,隨著時間創傷更嚴重了。這樣類似的例子在各媒體報導、親子論壇、媽媽圈裡不算少數,可退熱貼仍然受到爸媽青睞。

那麼退熱貼要怎麼用呢?

1、讓媽媽冷靜下來! 2、告訴別人孩子是生病的! 3、冷敷,治療跌傷淤傷效果妥妥的!對,退熱貼就是對發燒沒啥用。

為什麼退熱貼對發燒沒用?

如你所知, 發燒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症狀。身體被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免疫系統細胞會出來跟它們作戰。這個時候,負責調節咱們身體溫度的腦部器官 下丘腦就會調高身體的標準溫度,比如本來標準體溫應該是37度的,它給調成39度了,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冷(其實你已經38度啦,額頭滾燙滾燙的呢),並且不會出汗(因為大腦覺得你還沒到標準呢,毛孔不給你打開)。

而且因為免疫細胞作戰的情況不斷激烈,下丘腦這位仁兄會不斷提高體溫標準,導致體溫越來越高,但是你卻越來越冷。因為身體自己覺得冷啊,就會命令肌肉通過顫抖來產生熱量,所以你就打冷戰啊……當免疫細胞把外來侵略者殺得差不多了,下丘腦就會把標準體溫下調回正常溫度標準37度。於是你的身體就會發現:哇塞!好熱啊!連忙把全身毛孔打開,通過大量出汗,把熱量排出體外。

所以, 是退燒了才出汗,不是出汗了才退燒。發燒時體溫標準提高了,所以即使體溫已經升到39、40度,仍然不會出汗,熱量都在身體內憋著,所以身體很難受。無論是吃退燒藥還是用物理降溫的方式, 目的都是為了説明身體減少熱量,從而覺得舒服一些,同時避免了因為體溫過高對身體的不良影響。退燒藥的原理通俗來說就是欺騙咱們的下丘腦,讓它把體溫標準下降,身體趕緊出汗降溫。

溫水擦浴的目的是通過水把皮膚表面的溫度帶走,從而降低身體的溫度。可惜這個辦法效率太低了,國外的研究發現,全身溫水擦浴的方式只能維持30分鐘。(所以權威機構包括中國兒童發熱診斷處理指南、美國兒科學會、香港衛生署、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研究所、《尼爾森兒科學》等等都不建議溫水擦浴作為最適合的降溫方法。)退熱貼或者冰袋的原理跟溫水擦浴一樣,通過 熱交換帶走身體熱量。

不過你想想,面積那麼丁點大的退熱貼,能帶走多少熱量呢?所以, 退熱貼對降低體溫沒什麼幫助。當然,我們牢記一個準則,所有的退熱手段,都是為了讓身體更舒服, 如果退熱貼能讓孩子舒服一些的,貼也無妨(雖然沒啥用);如果孩子不喜歡或者不舒服,就不需要勉強了。

點選以下圖片,進入我們粉絲團給我一個讚,更多育兒、孕育、親子相關文章等著你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