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了肖遣教授撰文《談談布勢》(【盆景賞石】版2008年第1期)對盆景構圖「布勢」剖析詳盡,有理有據,圖文並茂,關於盆景藝術的構圖布勢的藍圖作出理論性解釋,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很大功夫。
「布勢」的論述,說明構圖布局的畫理要素。繪畫以及畫理都是人為,隨意性較強,不竟是無實際生命的作品,而追求的是無生命力的神似作品。但盆景藝術就不同了,它的構圖是形似的藝術設想,須經慢長的時間培植、造型過程才能確立,當確立了,也會有變化,它的氣質神韻才是盆景藝術的精華。這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存在,日後管理、保養(保形)的技術要求更高,要不然很快就會退化,「布勢」脫變走樣。所以筆者認為,單從「布勢」論述只能說明畫理構圖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還要結合氣質神韻的「氣」來闡述。「布勢」不等於「有勢」,精品盆景做到「有勢」就必須把「氣」和「勢」結合起來,產生協同作用,就是所謂有「氣勢」。怎樣理解盆景藝術中的「氣」和「勢」呢?試述之。
一、「氣」與「勢」要從哲理上理解
陰陽學說認為氣屬陽,勢屬陰。陰陽是一個代名詞,它代表著事物對立而統一;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相互轉化的哲理關係。例如,天為陽地為陰,無天怎有地,有地就知道有天的存在。天氣變化影響大地變遷……。「氣」與「勢」在盆景藝術中的論述,就是陰與陽關係的同一哲理,層次較深,不象日常所說的「陰根、陽根」(露出土面為陽根,土裏為陰根),「陰枝、陽枝」(朝光為陽枝,背光為陰枝)那麼直觀祼露,完全以內涵方式蘊藏著,依靠藝術家開發,詮釋。見圖照1及分析圖解
圖照1 命題:《策馬揚鞭》 樹種:水松
型式:自然大樹型 形格:榕格
作者:羅漢生 地區:順德
圖照1分析圖
二、「氣」為動力
俗話說有氣才有勢,合起來是「氣勢」,起協同作用,勢在必行,動力得到增強,有氣又有勢。從畫面來說是構圖中的「布勢」,是藍圖,是模擬中或進行中的一種藝術構思。無論那種「布勢」,它是相對定型的,如若不是在「氣」的推動下,它不會產生變化,亦失去神韻,只能以一種形式存在(得其形)。
何謂「氣」呢?說來抽象,範圍廣。歸納起來分為有形之氣和無形之氣,如空氣、物質的固體或液體轉化為氣體等,為有形之氣,較直觀。如氣勢、神氣、心氣、腎氣、肝氣等為無形之氣,看不到摩不著,靠理解。在盆景藝術範圍中的「氣」含義有:
1,代表著植物生長發育動力的來源,以及樹液流動走向的趨勢。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朝光趨向等。
2、神韻的象徵。如常說的樹氣、樹勢、氣質、神氣、松風、松格等,例如盆景藝術中的草書格造型,是以「氣到神到」作為審美觀的標準。以樹氣、樹勢為例。見圖照2、3及分析圖解。
圖照2 命題:《弄舞》 樹種:山松
型式:高瘦怪別型 型格:草書格
作者:韓學年 地區:順德
圖照2分析圖
圖照3 命題:《欲飛》 樹種:相思
型式:樹幹怪別型 型格:草書格
作者:徐鴻德 地區:順德
圖照3分析圖
3、至於中醫學中的心氣、腎氣(統稱五臟之氣)……的「氣」和植物所說的「氣」同義,以氣化的能量為動力。不同的是這裏所說的是植物(盆景),而不是人。植物也要吸收利用水份、養份等有形物質,轉化為自身需要的抗體,釋放氧氣,這一切都是以「氣」為動力(功能)轉化來完成。
由此可知,有樹氣推動才能發出「勢」的感受,所謂勢在必行,勢不可當,勢如破竹……,就是以氣為動力的意境神韻表達。「布勢」只是一種形式姿勢布局的藍圖,其精華應在氣,有樹氣才有氣勢。見圖照4、5及分析圖解。
圖照4 命題:《浩氣辟天雲》 樹種:榕樹
型式:自然大樹型 型格:木棉格
作者:梁蘇祺 地區:南海
圖照4分析圖
圖照5 命題:《一帆風順》 樹種:珍珠羅漢松
型式:橫斜型 型格:飄逸柳格
作者:李正根 地區:廣西柳州
圖照5分析圖
三、樹氣的理
圖照6 命題:《迎客》 樹種:九裏香
型式:自然大樹型 型格:文迎客格
作者:曾安昌 地區:順德
圖照6分析圖
圖照7 命題:《聽濤》 樹種:五針松升
型式:自然大樹型 型格:武迎客格
作者:謝園龍飆 地區:浙江溫州
圖照8 命題:《熱烈歡迎》 樹種:福建茶
型式:林型 型格:集體迎客
作者:青松觀 地區;香港
2、怪別造型的創新變化。
所謂怪別造型,就是利用植物的醜態美的盆景造型藝術,追求時尚,別人無法效仿翻版,維我獨有的滿足感心態,漸而崇尚者眾,形成一種另類藝術潮流,完全違背了樹氣和樹勢的布局造型,越怪越好的反常現象。樹氣不暢;鬱結凝滯;布勢隨意;毫無章法;追求自己的個性理念與記托。見圖照9及分析圖解。
圖照9 命題:《百態圖》 樹種:萬年陰
型式: 怪別型 型格:石山格
作者: 溫雪明 地區:順德
圖照9分析圖
圖照10 命題:《大展鴻圖》 樹種:山松
型式: 怪別型 型格:象形格
作者: 葉以健 地區:江門新會
3,枯乾、舍利、漏澗造型創新變化。
按嶺南盆景藝術造型傳統概念,屬病態樹,沒落感,少有提昌。從樹氣樹勢的角度看已經到盡頭,少有青睞者。但從另一角度看,它的藝術韻味正好記錄了樹氣樹勢的滄桑歷史,滿身鱗傷的舍利正是歷史的遺韻,也是活生生的最好物證。藝術欣賞點倒轉過來,往往能誘發對過去艱苦歲月的回憶,當然,藝術是講內涵的,並不是爛柴一具就可以有觀賞性,製作者要根據樹氣樹勢的情況進行撥亂反正,再創作的技術要求難度更高。見圖照11、12及分析圖
圖照11 命題:《香羽通靈》 樹種:九裏香
型式:高瘦獨幹型 型格:枯乾舍利格
作者:羅漢生 地區:順德
圖照11分析圖
圖照12 命題:《戰颱風》 樹種:相思
型式:怪別型 型格:枯乾格
作者:不詳 地區:佛山
圖照12分析
總之,「勢」是樹勢,「氣」是樹氣,結合起來意義就大(或說含義)。它和陰陽的哲理一樣,誰也不能離開誰,相互依存的基礎上互為消長。在嶺南盆景藝術造型上我們講究氣勢,才是真正做到有勢。「氣」與「勢」 缺一不可,道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