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30 訊】
在《三國演義》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曹操為修護宮殿派人砍古樹,但是手下辦事不力,幾個人都砍不動,曹操親自上陣,結果古樹竟然流出鮮血,作為一代梟雄,曹操照樣嚇得不輕。近日,重慶的一名司機也遇上了這樣的怪事,他開車不小心撞上了一棵大樹,沒想到人沒事,大樹流血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據撞上大樹的司機陳先生說,他才剛剛拿到駕照,第一次真正開車上路,不小心駕車劃到了路邊的行道樹,他將車子停在一旁,下車查看車子的刮傷狀況,沒想到,竟瞧見一旁被撞傷的大樹正在流血。
記者看到了網上流傳的關於這棵「流血」大樹的視頻,視頻顯示這棵大樹約有四五米高,枝椏繁多,直徑約30厘米,外觀和普通的樹沒有什麼區別。
古樹流血
視頻中有人用小刀,輕輕劃傷這棵樹的表面,樹皮包裹的紅色樹榦逐漸顯露出來,幾秒鐘之後,樹榦流出了一種紅色黏稠的液體,乍一看和血的顏色一模一樣。
「流血」的樹真是「妖樹」?
樹木為什麼會「流血」,難道真的是大樹修煉成精了?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副研究員李明巧和中國林業科學院首席專家楊忠岐。由於沒到現場查看,兩位專家對此持謹慎的態度,但他們也指出,一般樹木在損傷後流出的樹液是無色透明的,一些樹木則會分泌黃色、白色的液體,如橡膠樹。而有些樹木則會分泌殷紅的液體,像龍血樹,樹皮一旦被割破,就會分泌像血一樣的液汁。
據傳,古時巨龍與大象交戰時,巨龍的血灑在大地上,後來從灑有巨龍鮮血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便是龍血樹。當龍血樹受到損傷時,它會流出深紅色的像血漿一樣的黏液——這種黏液在傳說中被認為是龍血,龍血樹便因此而得名。
實際上龍血樹流出來的既不是「龍血」更不是「人血」,而是一種樹脂。李巧明表示,當龍血樹的表皮受傷時,會產生一種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受到微生物的作用,就會形成紅色的類似血塊的凝結。實際上這是龍血樹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龍血樹樹身受到傷害時,從破損處溢出的紅色脂液便將傷口嚴嚴實實地敷住,使破損處慢慢自愈。「作為單子葉植物中的特殊類群,龍血樹的韌皮部能進行次生生長。」「放血」成就千年「活化石」
龍血樹原產於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全世界共有150餘種,中國約產8種。它是一種單子葉植物,樹榦灰白,綠色的葉子像鋒利的長劍密密地插在樹枝頂上。楊忠岐告訴記者,龍血樹屬龍舌蘭科,在我國主要生長於海南、廣東、雲南等地。它生長的十分緩慢,幾百年才能長成一棵樹,幾十年才開一次花,因此十分珍貴稀有。
這種植物在白堊紀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由於其具有「放血療傷」的自我防護功能,使它得以「長生不老」,被譽為植物中的「活化石」。雖然樹木界的老壽星並不鮮見,例如紅杉、猴麵包樹、澳大利亞桉樹等均可活到4000多歲,「世界爺」巨杉已活了5000多歲,但它們在龍血樹面前都還算是小字輩。
所謂古樹流血其實是龍血樹的粘液
1868年,著名的地理學家洪堡德在非洲俄爾他島考察時,發現了一棵年齡已高達8000歲的龍血樹。該樹高18米,主幹直徑近5米。可惜發現時這棵龍血樹已被大風暴折斷了主幹。也正因為它被風暴折斷了主幹,洪堡德才能通過其樹榦斷裂處的年輪知道其準確年齡。這也是迄今為止人類知道的最高壽的植物。
龍血樹的「血」竟是療傷靈藥
龍血樹的「血」不僅可以給它自己療傷,還可以給人療傷,其樹脂就是提煉名貴中藥——「血竭」的原材料。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譽之為「活血聖葯」,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良好功效,既可內服,又可外用,是治療跌打損傷、活血、止血的特效藥。與「雲南白藥」相齊名的「雲南紅葯」,以及著名藥品「七厘散」的主要成分都是血竭。在Discovery的《荒野求生》節目中,主持人貝爾·格里爾斯,也多次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尋找龍血樹來為自己治療創傷。
據專家介紹,儘管血竭在我國傳統醫學上沿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歷史,但在1972年以前未發現國產龍血樹時,我國所用血竭一直靠從東南亞和非洲進口,價格十分昂貴。1973年,柬埔寨龍血樹首次在我國滇南勐連、滄源、勐臘等縣被發現,為我國的南葯生產增添了一個新的本國原料品種。
除了活血之外,龍血樹的「血」還能治療腹瀉、發燒、痢疾等疾病,並對病毒造成的口腔、胃腸潰瘍,喉嚨痛等均有療效。此外,由於這種樹的樹脂是一種很好的防腐劑,古人還用它來保藏遺體,以及用作油漆的原料。
本文來源: http:http://tw.aboluowang.com/2017/0430/921706.html
[鄭重聲明: 新聞和文章取自世界媒體和論壇,本則消息未經嚴格核實, 也不代表《阿波羅網》觀點。]